最近金融业的一些提法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他们认为,为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我们需要放弃短期利益。市场对于此说的理解是:中国宁可短时期内容忍GDP增速回落,也要完成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单就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而言,这话说得没毛病,但细细品味,并结合中国金融改革正在做的有些事情来看,如果在目前条件下“放弃短期利益”,那长期利益估计也就无从谈起了。
 

  看看金融领域发生的事情吧。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力度地引入QFII中国资本[-0.44%]市场,并给予它们做空工具,这表明,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今年前三个月,在中国7.7%的GDP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CPI、PPI、PMI以及发电量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全部反映中国经济内需不足、均指向人民币贬值预期之时,新增外汇占款数额却持续高位,人民币刚性升值;伴随它的是,中国金融业内部严查“丙类账户”存在利益输送的漏洞;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到底多高再现质疑,影子银行到底规模多大、风险何在都变成中国只闻其声、不见其详的唱空说辞;股市连连下跌,再陷风雨飘摇;等等。一时间,中国金融市场一片凄风苦雨。
 

  与之相呼应的是: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穆迪分别调低中国主权债务评级,国际金融巨头纷纷看空中国经济,并下调中国银行[-0.70% 资金 研报]业几乎所有H股股价。与此同时,华尔街“空头大师”查诺斯,加大了“做空中国”的布局。紧跟其后的是几乎所有的国际金融大鳄,包括美国*5的中国ETF基金——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这次它的空头仓位达到4860万股,创下2007年以来的*6纪录。
 

  这是偶然吗?去年年中,当中国遭受*9轮空头攻击的时候,我们就提示中国金融管理者:做空势力不会就此结束。他们会非常耐心地等待时机,一波强似一波地攻击,通过市场的真实表现,一再印证他们判断的正确性,从而呼唤更多追随者,最终形成墙倒众人推的、势不可挡的攻势,撕开突破口,并使中国经济一泻千里。
 

  此时此刻,一面是金融大开放,并赋予金融大鳄以做空工具;一面是告诉全世界,中国为了转变结构不惜牺牲短期利益,这合适吗?它将导致怎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放弃短期利益,但如果“放弃短期”有可能引发中国金融和经济危机,那中国的长期利益在哪儿?
 

  华尔街“空头大师”查诺斯就明确预言:“中国金融危机势必发生,只是或早或晚的区别。”
 

  我们是否可以容忍中国危机发生?我看不行。我们看到过日本与东南亚的情况,日本危机发生过后,至今23年不得重振;一场强大的亚洲金融[-0.28%]危机,消灭了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菲律宾等昔日的亚洲龙虎,连年经济衰退,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性极其脆弱。真到那一步意味着什么?根本谈不上长期利益,更谈不上改革。
 

  中国必须立即研究并修正政策偏颇,必须防微杜渐,必须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统筹在一起,不可以偏废其一。我们没有“试错”的资本,错了就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我们一点都不可以懈怠,一点都不可以轻心,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痛击做空势力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