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通缩利于民众财富保存和经济增长,唯独不利于政府。通缩之下,政府必得严格财政纪律,确保不要欠债。反对通缩的理由是:物价持续下跌,很多人会把钞票攥在手里,等待它涨价。
  现今反对通货膨胀的人们,无论主张恒量货币、金本位,甚至弗里德曼式的“温和通胀”,都会遭遇主流经济学的通缩恐吓。通货紧缩是这样一种理论,市场上的货币数量要随经济发展而增加,否则经济会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萧条。正如很多人把物价上涨视为通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物价上涨只是通胀的一般后果,而非通胀本身),当市场上物价普遍下跌,很多经济学家和媒体就会呼吁:通缩来了,市场流动性不足,经济要下行啦。
  这种观点每隔一段时间就甚嚣尘上,鼓舞央行打开货币洪水的闸门。各国都视通缩如猛虎,通常的做法是,宁要通胀,不要通缩。每到物价普遍下跌,就是央行蠢蠢欲动之时。
  这是一种流传广泛的谬论。通缩有什么可怕呢?据说,物价会普遍下跌,企业收入和盈利减少,还债能力变弱,大量企业会被债务压垮。另外,通缩使民众手里的钞票越来越值钱,大家都在持币观望,不再投资和消费,经济就发生停滞了。
  先说*9点,物价下跌真有那么可怕吗?日常生活,我们很少见到厌恶物价下跌的人。物价下跌,意味着我们的收入可以获得更多商品和服务,这是天大的好事。很多人说,物价一下跌,企业收入就要减少,难以为继。不要忘了,物价普遍下跌意味着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在这部分是受益的。物价下跌,很多数据会降低,包括盈利数据也不会神话般地节节攀升。没有关系,企业生产不是为了追求数字增长,而看实际盈亏。在物价下跌的时代,很多企业依旧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在通胀时代,很多低效企业依靠廉价资金存活,代价则是民众储蓄贬值。这在通缩时代就很难存在。
  物价下跌并不可怕,更不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相反地,它通常是好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是现在手机越发地物美价廉。这里面有科技发展的因素,必须得承认,价格普遍下跌并没有摧毁这行业,却使得其惠及更多人,让这行业更加壮大。
  宏观地看,货币供应受限(也就是通缩),物价下跌,这往往是一个时代繁荣的标志,这可以从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看到。19世纪,英美国家的物价整体呈下跌趋势。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大发展,几乎所有商品价格都在快速地下降。经过几次战争和大通胀,英国1939年物价水平才和1739年差不多,美国1939年物价水平和1800年大致相同,其间经济发展了不知几十上百倍。
  这种情形在古代也很常见。金属时代的货币供应很稳定,只要生产发展,物价就会持续降低。中国古代盛世的一个标志就是生产丰熟,物价极低,货币购买力很强。当今时代,学术界的主流竟然是追求物价上涨,真是咄咄怪事。
  反对通缩的另一个理由是:物价持续下跌,很多人会把钞票攥在手里,等待它涨价。长期如此,市场上的货币就会更加紧张,经济还怎么发展?这也是央行敌视物价下跌,动辄放水降息的原因。
  不错,物价长期下跌的趋势下,持币确实有益财富增加。这难道不是大好事吗?通胀时代,储蓄得不到鼓励,人们把钱存银行要冒着贬值的风险,于是乐于消费。今朝酒今朝醉是大通胀时代的典型生活,即便不那么猛烈,存钱往往也被视为愚蠢。在通货紧缩的时代,人们只需要把钱存起来,就能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这些储蓄起来的资金,可以给企业家提供更多资本,创造更多财富,使物价进而降低。这正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循环。
  此外,真的会出现人人持币观望,拒绝消费的情形吗?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欲望,赚钱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享受。这个动力永远不会消失。今天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手机价格会持续不断降低,同样价格明年可以买更好的电脑。可是,谁又眼巴巴地克制欲望,只为货币值增呢?这种人很少。不排除克制物欲、极有忍耐能力的人。他们的钱又会通过存款和其他渠道进入流通,成为别人资本。
  真正像葛朗台那样把货币埋在地底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并且这种行为并无实际害处)。所谓的通缩时代“货币凝滞,经济止步”只存在一些人的想象之中。真实的历史情形是,通缩时代往往是经济腾飞时期,这在经济史上是可以多处印证的。
  通缩利于民众财富保存和经济增长,唯独不利于政府。通缩之下,政府必得严格财政纪律,确保不要欠债,否则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甚至有破产之虞。在通胀时代,政府通过印钞就可以轻松把债务抹平。政府热爱通胀的动机很明显,平头老百姓跑去鼓吹通缩恐惧症,实在是自堕为奴的事情。
  通缩恐惧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糟糕的知识错误,因其产生的通货膨胀,几乎成了政府的信仰,不断地折磨经济发展。尽管受到通胀侵蚀,有赖于企业家、劳动者的辛勤努力,感谢科技浪潮的推动,我们这时代的经济仍然在顽强地发展。如果没有通货膨胀,这个发展速度不知要快到何种程度,我们享受的繁荣估计好到不敢想。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那么幸运。我们的近邻日本,过去20年时间他们一直用通货膨胀对抗“可怕的通缩”。最近的安倍经济学,还是用“量化宽松”来治理通缩,刺激经济。日本经济已经“失去了20年”,他们还在乐此不疲地重复错误。在追求繁荣的道路上南辕北辙,莫过于此。(来源:凤凰财知道)

高顿网校精彩推荐:

2015年1月-12月财会考试月历

2015公务员工资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财经名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