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市场现状如何?
  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IPO排队企业数已减至598家,预披露企业为328家,IPO“堰塞湖”水位正加速下降;另一方面,中信证券[-1.76% 资金 研报]和华泰证券[-2.16% 资金 研报]各有一单IPO保荐项目于5月13日正式拿到中国证监会的受理函,这两个项目分别是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利群百货和申请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通灵珠宝。
  而近半年以来,IPO通道一直处于“存货管理”,未有新项目申报。
 
  IPO现新申报
  3月末,证监会微博曾就目前首发企业上市的时机选择问题做出表态,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并鼓励企业通过新三板挂牌、境外上市等其他方式融资发展。
  这一度被市场解读为今年发行市场将以消化库存为主,监管部门可能不会再受理IPO申请,而上述两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破解了这种猜测。
  “监管层并未表示不受理,但这也不能说明就放开节奏了。”华东地区一家大型投行保代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如果要控制IPO节奏,完全可以在发行批文环节做文章,从发审会结束到拿批文目前还没有时间表,而报送材料后,按照规定,证监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此外,业内还传闻称,另有2家券商的两单IPO项目也已获得受理,但证券时报记者多方求证,未获得明确说法。
  根据证监会发行监管部5月9日公布的*7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要求,受理即预披露,因此,本次得到受理的企业或将很快披露招股书申报稿。
 
  堰塞湖水位难再升
  5月14日晚间证监会再次发布第18批7家预披露名单,加上此前的321家,目前已有328家企业披露招股说明书。
  而根据证监会每周公布的IPO审核企业情况表,截至5月8日,排队企业减至598家,其中,上交所企业206家,深交所中小板企业183家,创业板企业209家。
  与此同时,中止审查企业增至64家,其中27家企业因“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这些企业皆与平安证券和北京天银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调查立案有关,37家企业则因“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
  今年以来终止审查的企业也已达到40家。“除了保荐机构行为出错之外,公司基本面出现变化或者存在财务造假都有可能导致终止审查。”上述华东地区保代说。
  而IPO新申请开始受理,是否意味着排队企业堰塞湖水位将再度升高,多位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现阶段监管部门仍会通过各种手段调节审批节奏,“监管部门审核要求明显严格了,西南某券商项目和中信、华泰同批报送企业未获受理。”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

  扫一扫微信,关注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