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招进入尾声,不少应届生都已经确定了未来具体的工作,可是却仍旧有不少准毕业生没有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却不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事实上,找工作这件事情对于财会生来说最早可以起步于大一阶段。比如如果你想去四大或者世界500强公司,那么自己应该具备哪些技能、证书、经历?你可以通过学长、学姐们的亲身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四年的计划。
一般来说,财会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流程安排自己的大学四年:
大一打下基础,积累自己在学校的人脉,多参加一些专业的社团活动;大二开始在专业课上下功夫,参加一些有用的证书培训,比如外企比较偏向的ACCA等,也可以顺便把驾照考了;大三的时候可以去找些实习了,*4是找你毕业后想去工作的企业,争取获得潜在全职offer;大四签掉offer后,开始解决论文和毕业这两件事。
但是在这样的安排下,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让财会生们不知道该要如何取舍,而这种犹豫和选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财会生们拿到理想offer的可能。
1.实习和学校的课冲突了
经常会有大学生在高顿网校的论坛上提出自己的困惑,比如公司一周要求去实习三到四天,有时候难免会和学校的课程安排有冲突。
但是实习的机会又格外珍贵,因为不少公司的实习生,比如P&G、四大等都是可以转正的,也就可以避免大四再重新从人海中一轮轮面试筛选的痛苦。
这样的矛盾,就需要财会生们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区分优先级了。
就以小编的一位大学同学的经验来说,她确信自己毕业后会直接投入财务行业,同时也确定自己所实习的公司是a1选择,为此,她会选择以实习为上。在往来的交通中,休息或者思考工作中的问题、看一些专业的书籍。而同时她也保持着学校信息的通畅,一旦有重要的考试或课程,会提前和公司请假、调整时间。毕竟实习这件事,只要完成了工作,时间上还是有一定灵活度的。而有些学习任务也可以和老师协商,通过自学来弥补。
2.专业和学历的轻重
财务行业,尤其是基础的财务行业,流行着“并不怎么在乎学历出身”的说法。那些中专毕业或大专文凭的财务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经验成为了财务主管之类的经验之谈到处都有,也有人说自己虽然出身二本甚至三本学校,但是通过ACCA考试之类的助力,也顺利进了四大或外企的财务部门。
可是,校招、面试的时候,那些硬性条件比如需要硕士学位、985学校等,也成了不少财会生们实现梦想的拦路虎。
这令不少财会生感到困惑,不知自己该将侧重点放在学历还是专业技能上。其实财务人们都知道,一旦入职之后,学历的高低基本上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在一些外企里。可能会在升职的时候稍微考虑一下,但更多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呈现,毕竟如果你能力到了,再去用业余时间读个研或考个证,也并非是难事。
而对于实习生来说,一般企业不会对学历有太高的要求,往往更加看重的是在实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这给不少学校本身不够好,但个人积极且想进入优质企业的财会生们提供了一个“捷径”,即在实习中表现优秀、多学习、多感受,也可以趁着大三大四比较空的时间考出某些重要的证书考试,如ACCA,或者选择一些高质量、有难度的培训,如CPA课程等,提早进行。
这种工作与理论的结合,可以促进你两方面的积极互补、发展。而且,在工作中你更能知道自己在财务领域最适合的发展方向,进而早做准备。
3.是社交还是埋头做事?
有一部分应届生是凭借社交的渠道找到一些稀有的工作机会的。比如通过各大社交网站潜伏着的猎头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甚至是不少公司的CEO。这鼓舞了不少社交技能不错的财会生积极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真正能让自己站稳脚跟的还是专业能力,所以宁可去埋头读书、培训、考证,也不愿意参加一些讨论、讲座等。
其实任谁都知道,若只注重社交或只专注工作,往往发展得不会太出彩,也难以拿下最满意得offer,可是人的精力有限,如何做到“两手抓”?
其实,社交并非草率地去要工作和实习机会。就以高顿小编所认识的某个CMA学员来说,她在课堂中认识了不少外资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学习中的交流讨论,了解对方的喜好和用人需求,同时通过课堂的一些小组讨论,展现出自己相应的能力和学识。在确认对方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后,继而表明自己正在寻找可以长久发展的好工作。凭借此,不久前,她以普通高校本科的学历成功拿到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offer。
说到底,找工作的重点在于做工作,既然你已经确定了自己未来要发展的方向,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行动,若你能坚持,让你满意的offer自然手到擒来。
▎本文作者Esther,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