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接到过银行的推销电话,今天来个理财产品推销,明天来个信用卡推销,运气不好的,还会接到骗子的电话,说什么账户不安全,资金被冻结,要求提供账号密码等等。
  银行推销,实质上是一种软性的“忽悠”,但有时候走起程序来可是硬气得可以。
  只是嘴上说说也当真?
  福州市的一位市民接到了银行打来的一个推销电话,说是购买一种羊年的纪念币,可以附赠国画。这位先生经不住业务员的软磨硬泡,在电话中随口应了一声,同意购买。
  他心里想着,反正是口头上答应的,不实际操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万万没想到,挂了电话后一连好几条扣款短信,让他摸不着头脑。在他连密码都没有输入进行确认的情况下,竟然从他的账户中划走了9900元款额。
  后来他查询了一下,电话那头确实是银行里的推销员,不是诈骗电话。但是这个纪念币根本就没有推销员口中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好在自己还有后悔权,不需要的话,可以退货。
  尽管银行的负责人表示,电销是符合监管要求的,但我们依然倒吸了口凉气:银行如此“了解”自己的客户,在未经客户确认支付的情况下就私自地转走账户里的钱,而且连密码环节都省了,如此强制消费,客户的心脏可受不了。
  此外,银行那边有客户的所有资料,账户名称、卡号、身份信息等,分分钟转走钱款不费吹飞之力。
  你还信赖银行吗?
  回头来看这件事,银行的风险管控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银行为客户管理账户和资金,关键是要对客户的身份和信息进行确认,而不是一味强调推送中间业务实现收入的增长。
  高顿财经FRM研究中心的Tina认为,银行忽略了对客户的真实交易意愿进行仔细的核实与确认,可能会滋生潜在的交易风险;客户这边的风险意识也不足,对银行还停留在管钱算钱的层面,认为钱在自己手里,疏于防范,也极易引发纠纷。
  翻看以往银行和民间的纠纷,真可谓是层出不穷,银行不断地给客户推销产品忽悠消费者,储户则找银行的麻烦,甚至通过反复存取5元来干扰银行正常的工作秩序。也有银行巨额存款不翼而飞,银行人员内部监守自盗等新闻不断曝出。
  老百姓不禁发出感慨,把钱存在银行里,还有那么安全吗?
  其实,银行出现的问题,有很多是与银行内部的风控制度不够健全分不开的。银行虽然给民间留下了保险箱一样保证安全的印象,但作为一个传统的金融机构,依然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等诸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有些是绝对不可能消除的,只能通过完备风控制度的规划和设计,来尽量避免或者减小发生的概率。
  银行作为金融主体,却时不时担当了销售商的角色,自然让客户搞不清楚状况。这是银行界限职责不清的典型表现。和P2P平台一样,银行的风控建设,永远都在路上。
  ▎本文作者Natalie,来源高顿网校FRM。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RM金融风险管理师”(gaodunfrm),汇聚投行精英的真知灼见,最前沿的FRM资讯与学习分享,带你舞动金融职业梦想。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