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也可以自行发债了。
  产生于中国经济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城投债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轨迹中一直颇引人关注。如今,地方政府试行自发自还债券办法出台,一个似乎能够在未来替代它的“市政债”呼之欲出,城投债该何去何从?
  “无论短期还是中期,对于城投债来说,试行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对其都是好事。”某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的一名投资经理对《*9财经日报》记者说。
  “肯定利好城投债。”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也对本报记者称。
  其实,无论有无名分,在投资者眼中,城投债背后的政府隐性担保都在那里。在城投债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存续期间,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对其形成哪些利好呢?
 
  风险更低
  如果人们担心过度发行城投债带给地方政府违约风险的话,那么地方政府能够自发自还债券,理论上无疑有了一个新的比城投债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政府融资渠道增多,成本下降,城投债的违约风险显然就此降低许多,或者如有的市场人士认为的那样,在此情况下“相当于政府债券功能的城投债更安全了”。
  财政部5月21日发布了《2014年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试点办法》,此举被认为是中国在向健全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将改善地方政府获得可靠资金的渠道。”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如此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被认为债务较多的江苏、浙江等地方政府都在此次首批试点自发自还债券名单里。“以市场的理解来看,其实一些地方政府愿意出现在首批名单里的,投资者会认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强劲,足以支撑其债务负担,此前对其债务违约的担心显然会降低许多。”一名债券市场的投资人士称。
  从目前城投债的发行规模来看,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强劲,无论这些资金是用来项目投资还是偿还债务。今年以来,城投债发行量较去年继续增长,即便是5月这样通常所谓的淡季发行量依然有增无减。“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债券市场熊市后,目前发行价格下来了,包括此前一些推迟发行的城投债也在这个时候集中发行。”一家证券公司的人士对记者如此解释近两个月城投债发行放量的原因。他说,从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个风险变得比以前更小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显然更加愿意配置。
  不过,因为仅仅是10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券能够自发自还,所以短期内对城投债的影响依然有限。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称:“虽然因为额度较低,短期内该方案影响有限,但这有助于为未来的市政债券建立必要的市场运行机制,朝着长期、可持续地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成本更低
  “城投债未来将向地方政府债券利率看齐,利率将会降低,同时地方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的积极性会更高。”对于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对城投债的另一方面的影响,刘东亮认为价格因素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凭借其政府信用,理论上发行利率应介于国债和信用债之间,较目前的城投债低。
  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直接融资比例不断上升,城投债的发行量和成交量都大幅提高。根据中债城投债定义及划分标准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底,城投债的数量已超过1100只,占企业债总量的比例超过60%,城投债成交占企业债每日成交的比例已超过85%。事实上,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物的城投债,自其出现起,其利率走势就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产业债的特点,也比财政部代发的“正牌”地方政府债券要高出很多。正因如此,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债登”)于本月19日开始单独编制和并发布“城投债”收益率曲线。昨天中债登发布的中债收益率曲线和指数日评称,当天城投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为主。具体来看,“13咸宁荣盛债”成交于6.63%,“14长沙土开债”、“14津环城债”分别成交于6.80%、6.81%水平,带动中债城投债收益率曲线(AA)4、5年期下行3个BP至6.64%、6.79%。“14平湖经开债”成交于7.60%,带动中债城投债收益率曲线(AA-)5年期下行3BP至7.68%水平。这样的数据,已经比去年底今年初时动辄超过9%的城投债利率水平下降很多。
  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地方政府债一定会取代目前的城投债,但从地方政府自发自还试点到全面推行再到真正的市政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手段在一定时期内会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之间必然会存在定价区别,这种区别可能驱使城投债向地方政府债靠拢。
  某大型券商的一名固定收益部人士对《*9财经日报》记者称,由于目前仅有10个地方政府试点,此后的市场会出现一些更为微妙的变化,毕竟出现了是否试点的区分。刘东亮表示,从投资者的角度,长期来看,随着城投债增量逐渐减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投债会吸引机构资金的追捧,“因此有理由看好未来一段时期城投债的表现”。
 
  本文来源:*9财经日报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