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监管协调不够与监管真空,央行决定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创设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予以改良。
昨日央行网站发布消息,自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PrudentialAssessment,以下简称MPA)。
央行在新闻通稿中表示,MPA体系保持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连续性、稳定性,尤其是继承了“资产扩张受到资本约束”的要求,因为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长期以来,困扰金融监管的问题是微观稳健并不必然带来宏观稳健。即使每个金融机构是稳健的,某些情况下也会暴发宏观风险。所以,金融监管,不但要管好“金融机构个体”,还要管好“宏观整体”。央行祭出MPA,是对前期高层会议要求金融监管统一的落实。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弥补原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空白,建立并且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国际共识。
2010年底,央行引入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在这项机制下,央行按月对逐个银行连续动态调整准备金要求,以应对信贷风险。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下,信贷偏离度越小、稳健性程度越高的银行,可相应地少存放准备金、多放贷款,反之就需多存放准备金,减少贷款投放。
而所谓合意贷款的实质,就是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在综合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不良贷款率等多个数据后,商业银行可以自行测算合意贷款规模,并上报央行,后续商业银行按照实际业务和流动性状况安排年内的贷款进度。
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特别开辟专栏强调,合意贷款有别于行政性的规模管制,是一种透明、规则化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一位地方央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合意贷款实践后,可以极大地遏制地方法人银行的放贷冲动,比如我所在的地区2011年到2014年的信贷投放就明显比2007年到2010年低。此外,由于合意贷款建立在资本约束基础上,能倒逼地方法人银行为获得更多的额度而主动提高资本金水平。”
不过,在资产多元化的大趋势下,重点关注狭义贷款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些不太适应,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也有的金融机构虽然在数量上达标,但定价行为非理性,造成了恶性竞争。
新引入的MPA体系更为全面、系统,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此外,央行将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王剑分析称,因为银行对企业的各种放款手段都能派生M2,所以仅管住信贷是控制不住M2的。
同时,MPA体系也将利率定价行为作为重要的考察方面,以约束金融机构的非理性定价行为,避免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