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过去一年来资本外流、人民币承压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三元悖论”日益受到关注。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当前中国政策走出”三元悖论”的*10办法,就是进行财政刺激。
所谓“三元悖论”,指的是资本账户开放、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最多只能同时得其二。当代国家的选择通常是资本账户开放和以国内通胀率作为目标的独立货币政策,允许汇率自由浮动。
伯南克在周三发表的博客中称,资本账户开放以及近期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令中国在“三元悖论”中面临尴尬处境。因为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会导致资本外流,对货币贬值构成压力。
他写道:在增速放缓而以货币宽松作为主要宏观调控手段的经济体中,国内储户无法获得高收益。
因此,有能力的中国家庭和企业开始放弃人民币投资,转而在国外寻找高收益。但是私人部门资本外流也是资本由人民币流向美元和其他货币的一部分,导致中国的汇率面临下行压力。
为在“三元悖论”保持平衡,去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新汇改,当天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逾1000点,创历史*5降幅,引发了关于人民币前景的疑虑,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加剧,随后金融市场也发生剧烈震荡。
伯南克称,中国管理汇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可能要依赖于使用其他政策工具的意愿。他认为,中国可以通过让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或者进行资本账户管制来解决难题,但是更好的选择则是通过政府支出提振经济,并帮助经济向依靠内需转变。
增加收入保障的财政政策,比如加强养老体系,将有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和支出。
同样的,减税或者纳税补贴也可以用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而政府资助的培训以及安置项目,将能帮助劳动力从发展放缓的领域流向快速发展的领域。
他称,从近期动作来看,中国可能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对于中国处置“僵尸企业”、以政策安置下岗工人的决定,他也表达了支持。
他还写道,和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不同,财政政策能够提振总需求和短期经济增长,而不会引发资本外流。
与此同时,还可以‘一石二鸟’,定向财政政策还可以支撑长期改革和经济再平衡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中国能够同时有效追求短期和长期目标,而不会为货币带来下行压力,也无需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这是中国应该考虑的措施。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