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理解与分析(第51,53,55题各7分,第52题8分,第54题6分,共35分)
51.(1)【答案】《雪夜访戴》。
(2)【答案】表现了王子猷任诞放达的性格和作派。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
52.(1)【答案】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或答: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
(2)【答案】直接措施: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朦诵,⑦百工谏。间接措施: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答案】类比论证“防民之口....民亦如之。”“民之有口也.衣食于是乎生。”
举例论证“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
对比论证,本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53.(1)【答案】用多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2)【答案】类比: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象征:接连用七种事物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与看法。作者将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韵味悠长。
(3)【答案】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在作者的眼中,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背景的关系,那就是--“我与地坛”!
54.(1)【答案】特点有:高傲倔强、无拘无束、蔑视权贵、超凡脱俗,不谄媚世俗。
(2)【答案】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
(3)【答案】比喻深刻、精辟,赋予文章以形象性,并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比如“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等比喻形象鲜明又生动风趣。
55.(1)【答案】体现了主动迎合大众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的艺术创作规律。
(2)【答案】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始终坚持自己的标准,不以外界为转移的艺术创作规律。
(3)【答案】体现了范曾的坚持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不因外界驱使。
六、诗词赏析(10分)
56.【答案】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词作的作品之一。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上片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好奇心驱使下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解析】赏析写作题。首先应对诗文内容进行解释,诗文描写了什么,展现了什么样的情景,需要进行仔细描绘。如果是诗应逐句展开叙述,如果是词,就分上下片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完毕可从以下角度进行重点赏析:炼字、修辞等。最后综合分析作者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
七、作文(略)
版权声明:本条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个月。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
2017河南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 高顿教育 2023-04-23 09:34:51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