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任正非率领着17万华为人打造的科技帝国,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更多人更聚焦这样的一个问题,华为能否克服“中年危机”?又将如何来应对?“公主”孟晚舟是否接班,带领华为走上一个更有活力的岁月、一个更新的世界?
 
  “勤奋不设时限,伟大不因天赋,成功不走捷径,探索不问终点,开创不曾畏惧。”日前,华为“公主”孟晚舟回了一趟故乡成都,这是她与电子科技大学的1700余名学子聊起华为的故事所说的话。我们也许可以从她这儿,了解华为,也憧憬华为的未来。
  孟晚舟:一切非凡都源于平凡
 
  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
 
  “来日并不方长,选择决定未来。翅膀忘记扇动,就退化成披肩。华为给年轻人最大的回报就是不辜负你的选择。把思想打包带走,分享胜于拥有。”
 
  9月14日,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回到故乡成都,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为1700余名学子作了题为《从平凡到非凡》主题演讲。
 
  一切非凡都源于平凡,孟晚舟说,华为也是如此。1993年大学毕业后,孟晚舟加入了华为,那个时候的华为只有二、三百人,销售收入刚刚过亿。她回忆:“30年前,华为只是无人知晓的创业公司。20年前,知道的人也没几个。1996年,我去北京参加通讯展,手里提着几大袋资料,纸袋子上有华为的Logo,出租车司机很热情,说:’哦,华为,我知道……就是做纸袋子的嘛’!”
 
  而当下,孟晚舟对台下的学子骄傲地说:“30年后的今天,你在全世界的机场都能看到华为的广告,我们正为全世界30亿人提供着通讯服务。”“人生的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终将驶向哪里。”“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双伟大的翅膀,只是有时我们忘记了扇动。当我们忘记扇动理想的翅膀时,翅膀就退化成了一个羽绒披肩。”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我们知道,即便对自己爱女,任正非也一向严苛(注:不是严格!)。孟晚舟执掌华为的财务系统时,曾受到任正非的严重苛责,甚至通发“总裁办”邮件进行批评。
 
  华为《管理优化报》曾刊登的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文章,就是任正非“发飙”的:公司呼吁各级主管要担责,但现实的流程、制度或监管组织却不信任主管担责。经常遇到的场景是:“我是负责xxx的,这个风险我愿意承担,流程能否走下去?”答曰“你担不起这个责任,请重新提交流程或升级到谁谁谁处理”。。。。。。
 
  在那份总裁办电子邮件中,任正非简直是“指鼻子瞪眼”地骂:“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孟晚舟:从平凡到非凡
 
  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孟晚舟说:“人生苦短,青春更短。我想,华为能给年轻人最大的回报是不辜负你的选择。我们将与你一道,用奋斗的火花,点燃无愧无悔的青春。”她还说:“佛说,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有时间”;因此,来日并不方长,选择决定未来。
 
  华为创办于1987年,与张忠谋的台积电诞生于同一年。华为,在深圳成立初时仅是小公司,如今已是亚洲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之一。可“三十而立”开始迈入中年,任正非也会有担忧,下一个10年、30年,华为会怎样,会不会陷入“中年危机”的旋涡?
 
  任正非曾在《熵减——我们的活力之源》邮件中说:“柯达患上了变革无力症,眼睁睁错过了产业的数码转型;惠普因为战略摇摆盲动,走向平庸……”“对企业来说,一个企业正常的生命规律是从创业、萌发,然后到成长、成熟、衰退,最后死亡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现在华为面临的一些问题就是中年危机。当然遇到中年危机的也不只华为,所有成功的大公司如IBM、微软等都会遇到,问题只是你能不能应对中年危机。”
 
  而就在这封邮件签发之前,华为出现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华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诞生,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一次管理层“新老更替”、吐故纳新。其中,其女儿、原华为CFO、常务董事孟晚舟,接任副董事长一职。另外,梁华接替孙亚芳出任公司董事长,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担任董事和公司CEO,他辞任的副董事长由孟晚舟来接任。
 
  孟晚舟演讲中
 
  来日并不方长选择决定未来。演讲中,孟晚舟分析了如何从平凡走向非凡。(一)首先,选择一个行业大趋势。选择与社会发展大趋势同行的行业,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增加几分。(二)其次,选择一个成长的平台。行业趋势,是天时;成长平台,是地利。平台是个人价值的放大器,也是个人价值的延长线。孟晚舟说:“定位决定地位。华为三十年来,选择持续聚焦在ICT基础设施的突破上,智能社会必将是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的,华为在这三个方向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眼界决定思想,遍布17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拓展视野的平台。”
 
  (三)选择一个聚焦方向。人人生而平凡,如果又不自甘平庸,怎么办呢?孟晚舟认为:“无数成就非凡的科学家,无不是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在一个领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持续研究。把有限的生命聚焦在一个方向上持续投入,才有可能突破,就像足够强度的高压水枪,可以切割钢板一样。”

  本文来源:百家号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