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也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12-28
  以下则是高顿网校的小编在12月28日星期天为您精心编辑的一篇CFO世界——银行里也有“意想不到”的事情,请认真阅读。
  随着理财的普及,居民与银行打交道也越来越频繁,这促使公众对银行知识的了解有了很大进步。但一些看似很“肯定”的事,在银行那里却变成了“不一定”。在银行里,还存在多少“意想不到”的事?
  提前还贷反而多付利息
  2006年,江小姐用房产抵押向银行借了一笔50万元的1年期的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为7.254%(在一年期基准利率5.58%的基础上上浮30%),贷款于2007年3月29日到期。为了节约利息支出,她于2007年3月28日提前归还了50万元的贷款。还款后,江小姐回家仔细一算,发现有问题,似乎银行多收了利息。就算到期还款,利息也才36270元,可提前一天还款,少占用银行资金一天却还要多支付利息?江小姐打电话讯问银行,才知道自己提前还贷,反而吃了亏。
  银行规定,1年期的贷款,实行“一次性还清贷款本息”的还贷做法;贷款到期还款,利息按“贷款本金×年利率”计算;贷款提前还款,按“贷款本金×贷款日利率×贷款实际天数”计算利息。银行对于日利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利率÷360天。
  根据银行的规定,江小姐若于3月29日贷款到期时归还贷款,则银行就按到期还款计算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500000元×年利率7.254%×1年=36270元。
  而江小姐3月28日还款,银行则按实际贷款天数364天计算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500000元×(年利率7.254%÷360)×实际贷款天数364=36582元。
  其中,日利率=年利率7.254%÷360=0.02015%
  如此一计算,江小姐提前还款显然还要多支付利息312元(36582元-36270元)。
  江小姐的吃亏经历,给我们一个教训:对于是1年期的贷款,提前还贷并不一定就节约利息支出。提前还贷能不能节约利息支出,就得看是提前几天。因为银行的年利率是以360天计算的,而一年却有365天,这之间差了5天的时间,借款的实际天数360天,就是提前还贷与到期还贷利息支出相同的平衡点。因此,你若提前还贷,使贷款的实际天数少于360天,你就能节约利息支出;相反的,若提前还贷,使贷款的实际天数大于360天,你就会多支付利息了。
  因此,看似很简单的贷款归还之事,还隐藏着很大的学问,小视不得。弄清还贷的“真谛”,会让你节约一大笔开支,使你的银行借款成本最低化。
  定期存款收益不如“活期”
  定期存款的收益不如“活期存款”。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是货币市场基金。
  2007年,许多货币市场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类似于年利率)都在2.4%以上,且货币基金收益不用纳税,购买货币市场不需要任何的费用。例如,2007年3月30日华宝现金宝(B级)七日年化收益率2.918%、华富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还高达3.486%。可见,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明显高于1年期及以下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10万元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为例,以2.4%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其投资收益2400元;而10万元投资储蓄存款,1年期的税后投资收益2232元、半年期的税后投资收益1944元、3个月的定期存款税后投资收益更是少至1584元。
  而且,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好、变现快,具有“收益赛定期、便捷似活期”的特点。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期日的限制,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随时赎回变现,赎回的款项第2天(通过基金公司网站直接买卖)或是第3天到账(通过银行柜台或是网上银行买卖)。且收益率不会因为赎回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货币市场基金不会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收益变活期”的不足。例如,拟投资1年期10万元货币市场基金,因急需资金于投资半年之后赎回变现,收益(收益率假定为2.4%)约为1200元;而10万元的定期存款存了半年后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算),税后收益才为288元。收益真是天壤之别。
  利息收入,是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人民币升息后,市场利率会越走越高,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因此,在目前的加息环境下,流动性极好的货币市场基金非常适合于活期储蓄存款投资者、一年期以下的定期储蓄存款投资者。
  全额还款信用不如最低额还款
  几乎所有的信用卡持卡人,都会认为当持卡消费透支时,在到期还款日之前还清全部的款项,如此还款的信用肯定会高于选择最低还款额的信用,因为每次都全额还款会让银行知道自己有充足的还款能力。而实际情况呢?
  王先生和李先生都于去年1月份在某银行办理了贷记卡。今年3月初,他们都感觉5000元的信用额度不够用,均向这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申请提高信用额度至1万元,并且按要求提供了同样的材料(就连房产证也是同一座楼同一层的面积相同的两套商品房),但令他们想不通的是,王先生的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提高到了1万元,而李先生的信用额度才到8000元。
  李先生后来向一位朋友诉说了这一“信用歧视”。他说,王先生和他的每个月的透支消费额相差不了上下,他每次透支消费后都及时全额还款;而王先生却有好几次资金不足,选择了归还最低还款额。李先生抱怨说:“信用卡的信用额度象征着一个人的信用。我的信用程度怎么会不及王先生呢?银行明显是‘信用歧视’。”
  其实,信用卡持卡人向银行申请提高信用额度,银行除了依据持卡人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一般还会根据持卡人的另外两个情况来定夺信用额度的高低。一是持卡人日常的消费额度情况。例如,某一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是5000元,该持卡人每个月的消费额约在2000元上下,那么银行就会认为5000元的信用额度已经足够持卡人使用了。因此,该持卡人申请提高信用额度,银行一般不会给予太高的信用额度。若是该持卡人每月的消费额都接近或是超过5000元,银行就会根据其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其信用额度。
  二是持卡人给银行创造的收益。根据李先生和王先生的情况,两人信用额度不一样的原因显然不是“日常的消费额度”的问题,而是李先生和王先生给银行创造的效益不同造成的。李先生每次都全额还清透支款而取得了免息的短期信贷,银行却收不到你的一分利息,银行是“有点不情愿的”。而王先生却不同了,他好几次选择了归还最低还款额,且不存在拖欠的情况,这就让银行多次赚取了利息,银行有利可图,当然给他更高的信用额度。
  来源:财会信报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CFO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