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同宿舍的舍友年年拿奖学金,羡不羡慕?
羡慕。
想不想要?
想要。
可是临近毕业,宿舍同学却都同情起这个舍友了。说起来也很奇怪,明明大学四年,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班委导生当了个遍,部门活动也都积极参与了,找工作的时候却各种不尽如人意。
同宿舍挂科好几门的同学都进了银行、证券公司,他却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唯一面试通过的是一家纯文员职位,转正后一个月3500。
在上海这种高生活水平的地方,3500一个月基本等于慢性自杀。我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在我看来,凡事有果必有因,他工作受挫,至少有以下三点原因。
1、为考试而读书,还不如不读书
大学就是用来读书的地方,这话一点也不假,尤其在很多家长眼里,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研。
我曾亲耳听到很多家长在电话中叮嘱自己的子女:我不需要你去外面兼职,既受累又浪费时间,生活费我们都会提前打给你,你只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研究生就行了。
于是有一部分学生就每天盯着书本,背单词,做题,考试,拿奖学金。但是说真的,有时候书读死了,路也就死了。宇宙第一网红咪蒙说,她在读大学的时候散漫旷课,却把图书馆的书看了个遍。我相信她现在的很多文章,并不是只靠上学念的那几本魏晋南北朝文学就能成功俘获众人的心的。
所以,大学喜欢读书是好事,但千万别被成绩捆住了手脚,除了考试什么也不会。
2、参加社团不在多而广,在于少而精
大学要不要参加社团?要。要不要多参加社团,不要。参加社团有没有好处?有。是不是参加的社团越多越好?不是。
有人说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人生百态,社会万象都包罗其中。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存在的意义,但是如果参加的社团太多,不仅不会感受到意义还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别的同学已经开始挑选实习公司,真刀真枪的面向客户,面向职场学本事时,你还在忙校学生会的一些琐事,别人已经领到第一份实习工资时,你还在从校学生会往系学生会赶,毕竟一碗水要端平,两边都要出力。
结果呢,毕业了,两个人一起去面试,舍友侃侃而谈在职场的经历和体验,你只能搬出学生会的那套,想拼拼不过,想唬还唬不住。
3、辅修修不好,既伤感情又伤钱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开辅修课程,辅修专业有没有用,有。作用有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没有。
对于现在很多大学生来说,专业和就业息息相关,如果辅修专业对将来想从业的行业有帮助的话,那花时间去学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是看见大家都学,一味跟风就得不偿失了。
上面提到的年年拿奖学金的同学也去学了辅修专业,每周末勤勤恳恳跑去学校上课,他舍友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去高顿报班考CFA证书。考出CFA一级后进了某通证券实习。
现在临近毕业,舍友经过实习期对证券行业的了解,对风控产生了兴趣,又去高顿报班参加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培训,打算在三年内,把CFA和FRM都考出来,用更专业的知识帮助自己在风控领域做出一番事业。而他还在一遍遍修改辅修论文,想办法降低查重率,然后参加论文答辩。
其实上面这三点,归根到底,都是眼界问题。
进入大学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充自己的眼界。要不要争取奖学金?当然要争取。但是我们也说过,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把奖学金当做全部,就失去了在这个社会中成长的意义。
成年人的思维里,要有对自己未来的判断能力,和风险意识。否则,再漂亮的成绩单有什么用,在大牛眼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本文作者janet.yan,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