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金融要有投行思维?对很多金融老手来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提供足够资金,然而这一定论从语法上来看就是错的,毕竟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太过绝对化的表述方式大多有问题···
回归正题,一直以来非金融人士对于金融二字的理解便是储蓄、投资、理财、保险一些常规业务,把金融看做国民经济命脉的观点没有错误,但着实是有些片面。如同每个人的优缺点却仅仅重视其但一方面的特性,忽略整体性,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判断往往也会掺合很多个人情感色彩。
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步骤不断被提问,如何进一步复杂化、收益化,而实体经济也面临转型危机,新经济局势下如何对接新金融成为发展难点。
纵观当下经济环境,我们从许多经济学家的分析中总结: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出现彷徨,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类型逐渐多样化,还有一方面就是实体经济的载体发生转变,收世界级金融危机干预,我国实体经济复苏用时不短。而金融部门更在在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风口出现迷茫,导致资金不断流向高风险、高收益呈现短期收益高的领域。
伴随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与渗透,金融行业衍生出一些相关领域,促使一部分资金又流向线上,实体经济失宠现状严重。金融监管部门态度明确,强化监管力度,促进实体经济转型进程,防止经济失速过快,但再后来又出现资本准备充足了,实施主体又不明确了,是商业银行做还是市场自发完成都没有方向。
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一个主事人持有话语权,金融不是引导者,只是一个联结者,它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扮演综合性强、机动性高具有先锋官、侦察兵意识的角色。
我们的运营者非常清楚金融行业的风险来源、规避手段却一直没搞懂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特征,两者接轨的步伐上来看,并不是和谐有序的。金融不是给钱就行,而是在相互发展中磨合你的理念、原则乃至员工结构。
跳出传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圈子来看,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前者服务后者的重点是促进科技利用率和创新程度,使得后者在生产要素发生重组后一举实现转型或者说升级。
另一方面,形成健康有效的资本配置体系,使得市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简单说架构完善的金融机制,通过金融手段完成资本的流通,让实体经济在发展之路中免受干扰。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很牢固,没有有效的股票、证券交易等市场,无法给予企业提供资金保证,实体经济发展进入两难之境实属必然。
十九大会议召开传达党的旨意,面对经济发展,我们要遵循其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科学化步伐,以实体经济为本,全面落实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举措中来。这一方针道路,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的言论基点,高顿财经CFA专家称,金融领域配合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是一条可持续性道路,只要发挥好资本利用得当,加速后者转型不会成为问题,反观国内一些金融细分领域,资本流动渠道几乎被阻塞,投行之间开始恶性竞争,保险转理财之路何其长远,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也被监管部门盯上。如不解决金融业内部问题,何谈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整体经济良好发展?
第一,发展有效资本市场,形成健康优质化的股票证券市场;
第二,让实体经济相互影响并发生信用关系,国家手段后续宏观调控,所谓舍得孩子套得着狼;
第三,鼓励实体经济形成有效的金融成分或控股,这样一来实体机构与金融机构对接中经验更足;
第四,推动互联网产能发展,强化其渗透功能,进一步来说就是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化,以新技术为手段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这就像一个投资者在核算效益、计算成本、清理资产、观望股市的过程,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企业集团,他们都是市场中的个体都有优劣之分,投行者的思维就是走到哪都在发展好东西的出发点也是非常实用的。
第五,强化金融人才培养意识,引进与培养两者都不能抛弃。金融界权威级证书尽数引进,扩大人才招揽缺口,提升金融人才的当地福利,宣传如CFA证书一类的优质考试。目前这种国际性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良好口碑及广阔就业面,每年参加CFA考试的学员逐年递增,人才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只有人才标准达到了,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留英海归,主业财经,副业心理。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