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59岁,拥有320万元的家庭存款,他打算退休后马上随儿子迁居上海。岂料遭遇旧有房产处置以及退休后医疗保障不能随迁两大难题,孙先生该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为异地养老增添一份安心?
  孙先生的独子早年在北京读大学,随后又去上海工作,掐指算来离开家已经整整有10年。每当提起离家的儿子,孙先生都满是唏嘘和感慨:“每年儿子在家呆的时间都不超过2星期。马上我就要退休了,到时候没了工作的牵绊,一家人就能去上海团聚了。”
  尽管异地养老想来很美好,但如何安排医疗保障、妥善处置财产等问题却困扰着孙先生。
  收入颇丰生活小康
  生活在普通的二线省会城市,孙太太的退休工资每月仅2300元。幸而孙先生本身在一家贸易私企担任高层,每月工资虽然只有1.4万元,可是年末通常都有一笔30万~40万元的业绩提成。
  算上夫妻总收入,目前孙先生家庭每年都有50万~60万元的进账。考虑到所处二线城市物价消费水平偏低,以他的收入在当地生活过得非常滋润。孙先生不仅早年就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三年前还资助儿子150万元首付,贷款在上海购买了一套房子;多年的努力工作换来了安定的生活,背后还有孙先生家庭积攒下来的320万元现金存款作为保障。孙先生自认投资风险偏向保守,存款每年都会购买一两款半年至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利率大多在5%~6%之间,这笔投资每年额外能为家庭带来17万元左右的稳定收益。
  老家房产如何处置
  孙先生自己在当地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儿子在上海有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
  节假日孙先生和太太去上海探亲都会住在儿子家里,然而儿子明年打算和女友结婚。假如婚后孙先生夫妻俩和儿子儿媳同住一个屋檐下,照顾自然是方便了,但也怕日子长了产生摩擦。权衡之下,孙先生原计划卖了当地的房子,在上海重新买一套。
  “我自己的房子在当地可以卖到160万元,然后在儿子家附近200万元左右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到时候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孙先生原本盘算的计划,由于上海楼市实行的“限购”政策而落空,暂时他只能考虑租房生活;随之而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他在当地的房子是否还要卖掉呢?如果空置着肯定有些浪费,租出去又没人打理;但是卖掉*10的房产,孙先生又觉得没有了“根”。
  种种顾虑,孙先生不知如何妥善处置自己的房产。
  异地医疗是否有保障?
  不仅房产处置令孙先生头疼,医疗保障也是他担心的问题。上海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肯定好于二线城市,但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规定,退休人员必须在单位所在地社保机构指定的定点医院看病,否则不能报销。这对于孙先生的异地养老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毕竟,孙先生是私营企业,在职时的收入虽高,但退休后会有很大落差,已经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假如还要承担全额医疗费用,孙先生坦言是雪上加霜:“本来退休工资就低,上海物价水平又高,难不成生病还要回老家看?”
  回老家看病,那只是孙先生的戏言,上了年纪的病人,谁受得了颠簸。为了扫除异地养老的障碍,孙先生直言他需要通过补充的渠道分散医疗风险,为异地养老增添一份安心。
  老人重在医疗和养老保障
  第五届全国杰出财富管理师 上海农商银行财富客户经理 姜珉
  以租换租更合适
  建议孙先生老家三室一厅160万元的房子出租,一般在普通的二线省会城市月租金大概能拿到3000元左右。在上海租一间离儿子较近的50~60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子,以老家收取的租金来补贴自己在上海的房租。
  孙先生夫妇平时也比较喜欢旅游,刚退休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租房度假养老,租房度假养老可以像候鸟一样夏天往北飞,冬天往南飞。夏天可以选择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度假,在冬天,可以选择空气质量较好、负离子高的城市,例如北海、厦门、三亚等地。当然价格也是从800~3000元/月不等。一年换一个地方,寻找新鲜感,增添生活乐趣。异地养老的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已成为最时尚的养老方式。老两口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不但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丰富了生活。如果要享受悠闲的生活,旅游租房是不错的选择。
  应急资金需备足
  老年人*5的潜在风险来自大额医疗费用支出,但是大多数保障型保险因为年龄限制已经很难购买。一旦突然生病急需用钱,会由于定期存款、理财产品未到期而损失很多利息。夫妻俩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养老医疗账户”,提前筹划,以便应付将来的风险,可以从现有的资产中留出10万余元的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应急资金可以考虑购买灵活性比较强,而且高于活期收益的货币基金或者可以随时支取的理财产品,比如汇添富、华夏等基金公司的T+0类货币。今后一旦需要这方面的支出时,可以专款专用,保证流动性和专属性。
  老年人的理财虽然要以稳健为主,但是建议老年人不要把自己的积蓄都投资到一种产品上,可以考虑资产配置。理财师建议,著名的“二八原则”可以应用于孙先生的理财足组合中,一般情况下,投资较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应不超过(80 - 投资时年龄)%。孙先生已经59岁了,那么他投资较高风险资产的比例最多不超过21%。因此79%的投资资产280万元可以配置一些固定类收益产品,如3~5年期国债、1年期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或定期。长短期兼顾,产品组合灵活多样。
  除了投资以上固定收益类产品外,孙先生仍旧需要积极投资,使晚年生活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其余21%的投资资产70万元可以根据理财师推荐配置一些股票和指数基金分别做主动和被动投资。孙先生在之前已投资了30万元的股票,建议另配置指数基金40万元。一旦牛市行情来临,指数基金的涨幅往往是*6的。我们完全可以预期,中国股市在未来10~20年时间里,一定会遇到一次或几次大牛市行情,来帮助孙先生家庭博取超额的收益。
  医疗、养老可两不误
  根据相关政策,在外地缴纳社保的孙先生和夫人可以把就医关系从外地转到上海,可携带本人的有效证件、《社保卡》或《医保卡》,到儿子家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申请办理就医关系转回本市。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均的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从60岁退休算起,最少还有20年的退休生活需要规划。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并且要考虑到适度的通货膨胀,因此要为退休后的医疗保障做好完善的计划。
  孙先生及夫人上了年纪,部分有年龄限制的保险险种已经不能投保,推荐孙先生及夫人可以购买一年一买的专为60至80岁老年人设计的消费型健康保险,能够为老年人日常生活容易受到的伤害提供全面保障,比如骨折与关节脱位意外、交通意外以及其他一般日常意外,还特别提供住院护理津贴和专业医疗救援服务。不但保费低,保障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这样的保障内容很适合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其次就是养老保障,建议孙先生可以购买一些理财型的财险,其年化收益率在基础存款利率上上浮0.5~0.6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投入一部分,这样分批到期的利息来作为养老金的支取。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