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在为您整理了一则精选的财经业界评论: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意味着会如何?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6.6%。这意味着什么?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值得关注。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6.6%。这意味着什么?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值得关注。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成为*9大产业。此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也需通过提升竞争力、攀升价值链实现转型,这些都需要第三产业的支撑;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成为*9大产业,意味着我国经济工作着力点更多向第三产业转移,通过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各种趋势性因素分析,第三产业比重的持续提高将是趋势性的,其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将是常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养老、健康服务业、信息消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将是我国当前及下阶段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空间。
第三产业继续加快增长,比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9产业增加值19812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61亿元,增长8.0%。增速分别快于一、二产业4.1和0.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第三产业比重处于提升趋势,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46.6%,比2013年提升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
1.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于第二产业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其中*9产业投资4820亿元,同比增长24.1%;第二产业投资89186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118764亿元,增长19.5%,高于5.2个百分点。
2.批发零售业增长领先
从第三产业的构成看,批零贸易、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第三产业增势平稳,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三产业中,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8%,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8%,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1.3%;住宿餐饮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2%,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2%。
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大大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7%,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为14.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5%,所占比重为13.9%。
3.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陆续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节能、家政服务、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从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就业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9产业,跃居*9,此后逐年增加,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2013年全国就业人员中,*9产业就业人员占31.4%,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8.5%。
4.第三产业吸收外资比重继续提高
2014年中国利用外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在扩大,而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这是利用外资的两大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5月,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5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6.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4亿美元,同比下降16.5%,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5.6%。
由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巨大商机,产业结构调整也给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领域会越来越广、越来越多,这些因素使得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统计显示,1-5月累计,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8744家,同比增长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10.9亿元人民币(折合489.1亿美元),同比增长2.8%(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国内政治稳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领域加大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吸引外资仍具有比较突出的综合优势。随着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扶持的政策效应,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陆续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节能、家政服务、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从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现阶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意义重大
1.第三产业是连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第三产业具有生产与消费统一,点多面广、小型分散,易于吸纳劳动力的特点,对解决就业、开辟市场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体现出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以及结构优化能使整体发挥*5的功能,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关系最为直接,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可靠、*2可持续性的拉动力量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消费拉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多年来均保持在70%左右。过去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消费,导致长期以来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偏低,内需也一直偏弱,这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长期面临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第三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第三产业增加值这两年增长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增速持续高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也稳步提高并超过第二产业。
2013年,三产占GDP的比重为46.1%,*9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这一增势。这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经济缓中趋稳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重要的是,第三产业比重的持续提高是趋势性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
第三产业可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此外,第三产业就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小,与工农业就业弹性相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当前,在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稳增长、扩大就业成为当务之急。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在70%以上,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就业贡献率也非常高。从优势上看,第三产业就业容量*5。据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充分就业又是激活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只占总数的50%,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80%,就业的充分曾对保持美国消费的持续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4.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需要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产业链条相对短,投资的强度不如工业,劳动生产率短期来讲也不如工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短期内不一定能弥补工业增速下行带来的影响,但第三产业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受国际之间汇率和价格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第三产业主导型经济的增长波动相对较小,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虽然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9大产业,但从国际比较和我国国情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相对滞后
2012年,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70%。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4%,高收入国家占比达到74%,分别比我国高7个和27个百分点。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也较为滞后。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3%,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上升到24.2%,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全球的7.3%。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看,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美国的29%。同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超过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25%,中美第三产业差距的绝对值已超过中美国内生产总值差距的绝对值。换言之,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能达到美国的规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能超过美国。
2.国际竞争力较弱
2006-2012年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之和)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2012年这一比重为10.5%。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在全球的排名由2006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相对滞后。2012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占比仅为5.6%,是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的一半左右。
与世界*9大服务贸易国的美国相比,中国仍有较大差距。与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相反,中国服务贸易连续12年处于逆差状态。由于服务贸易增长仍主要由内需拉动,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因而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一直较大。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逆差118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成为全球服务进出口逆差*5的国家之一。从1992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指数持续为负,我国生产性第三产业的大多数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也为负,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弱。
从行业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服务、旅游和保险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领域,表明国内经济和货物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国际航运、货运保险、先进技术等方面,我国服务贸易主要以旅游、运输等传统性行业为主,而在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方面则较为薄弱,导致我国整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还处于比较劣势。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我国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讯服务等四类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服务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11.2%,比重依然较低,规模较小,竞争实力偏低。
3.区域发展仍不平衡
我国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且现有发展格局呈现强者恒强态势。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看,第三产业占比*6的地区达75%以上,而最低的地区不到30%,差距非常明显。
从大区域看,以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计算,东部地区差不多是西部地区的3倍,而中西部地区不存在显著差异。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名前5的省级单位全部属于东部地区,前10名中则有9家来自东部地区。东部地区11个省级单位全部进入了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前20名。从算术平均值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6,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采取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1.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我国第三产业制度建设和创新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体制机制僵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社会分工程度较低、政府规制不到位、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不清晰。应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第三产业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释放持续发展的潜力,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之一。今后要加强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引导,促进现代第三产业有序、健康、协调发展,适应新一轮以全球化为主要驱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潮流,把实现第三产业开放性跨越式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当前,尤需积极开放市场、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府规制。
2.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历来是相互促进的。纵观历史,城镇化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理想空间,城镇既承载着人口和各种要素集聚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服务需求和规模效应,更通过人口与要素集聚促进经济社会主体彼此学习和竞争,从而提高第三产业效率和品质。因此,通过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载体和条件,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3.深化分工与合作,推动第三产业与制造业融合
当前,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呈现融合互动发展态势。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物质生产需要相关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其发展壮大以生产性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先导,通过与研发、物流、营销等环节协调互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同样,服务方式的实现、服务行为的完成也离不开制造业、制成品这个物质载体。服务与产品互相依赖,共同满足市场需求。我们既不能走传统工业化和制造业发展的老路,也不能脱离工业孤立地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第三产业,而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施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第三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发展生产性第三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4.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服务市场的开发,加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这是一个贸易强国的必备条件。为此,我国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对现有第三产业进行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力争早日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服务出口,大力提高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
热门资讯
-
IPO财务核查效力有多大 堰塞湖仍有压力 高顿教育 2023-06-07 10:08:37
-
CPA考试可以自学吗?怎么学? 高顿教育 2022-05-29 09:06:25
-
2022年的税务师教材什么时候可以购买 高顿教育 2022-01-26 09:24:41
-
大数据应用促税务稽查提质增效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7:03
-
国家税务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万亿元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