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正在浏览“业界评论”频道的网友吗?高顿网校小编邀您来阅读:我国推进成立亚洲投资银行 不拿钱砸就好——杜戴维。
  在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与会官员对于如何吸引私企参与投资政府的大型基建项目深感忧虑。顾问称,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将需要50万亿美元或以上,当中大部分基建都在亚洲。这是一笔庞大的资金。 Apec地区的官员们研究过自身的需要,如建设公路、港口、铁路、大运量客运系统和发电站,提供清洁用水,增加城市化投入,处理环保问题等等。对此他们的想法都一样:税收远远不够应付这些需要,必须大量引入私营企业投资,也需要他们的专业技术和高效率。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中国最近主持了一场重要的亚太经合组织公私对话(Apec Public Private Dialogue),讨论通过公私合作制促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对此外界应该感到高兴。毕竟,中国的基建投资将占很大一部分。但我的心情很复杂,既感到鼓舞又不免担忧。很多人似乎都相信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国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来弥补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基建项目投资的不足。
  过去一年,我参与了几十场关于亚太区基建问题的私企讨论会。根据我的理解,拥有庞大资金固然是好事,但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所面对的真正挑战并非资金紧绌,而是另外两大关键问题:*9、基建项目必须妥善规划及“包装”,但各国政府并不具备规划大型长期基建项目的能力。
  第二,长期基建项目特有的风险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确,在中国主持的公私合作对话会议上,早会环节的大部分时间里,根本没人提起“风险”这个词,这一点令人担忧。因为如果一个基建项目需时30年,却没有采取适当措施缓解长期风险,私营企业就不会贸然投资。
  过去四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一直以务实方式致力处理这个问题。我们邀请了70多名私营领域专家规划长期基建项目;任何一个政府若希望闭门讨论私企为何不愿在本国参与公私合作基建投资,都可以向这个专家组征求意见。
  这个专家组名为“亚太基础设施建设伙伴关系”(Asia Pacific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已经会见过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墨西哥、秘鲁和智利的官员。会见模式既务实又令人印象深刻:会议闭门进行,政府官员向专家组展示其基建项目规划,由专家们解释私营企业不愿参与的原因。对话都很坦率,最终协助相关政府高效地制定出项目规划,以及管理和分配风险的方法。
  对中国主持召开的这场对话会,我还有一个担忧,就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挑战,中国的看法与众不同。首先,中国政府资金相对充裕,不必私企参与,就能在国内建设公路、铁路、港口、大坝和地铁系统。其次,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捆绑,如此只会令情况更复杂。以现实角度来看,中国的国有企业不能被视为私营企业,国企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看法都与私企不同。一个经济体若想吸引真正的私企参与,国企的经验和看法都是无关痛痒的。
  所以,如果中国有意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这么做也许真的有用),现在亟需核实现状,了解如何吸引真正的私营企业参与。砸钱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