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希望您阅读此条10月10号早上9点16分的业界评论:新住房信贷政策有什么目的?——不执着
  国庆长假前一天,央行与银监会突然发布取消楼市限贷的通知,对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银行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允许银行与券商合作,通过发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扩大房贷资金的筹措来源和规模;允许满足一定信用条件的开发商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稳妥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对于以上四条新政,尤其是放宽限贷门槛和通过各种渠道给开发商“输血”这两个关键政策,让市场感受到房地产的“春天”又将到来,于是各地投资投机性购房群体又开始活跃起来。尤其是上海2014房展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人气爆棚”的现象,让开发商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希望随着对房地产的限贷松绑,今年剩下的几个月的业绩能比上半年有所恢复。
  笔者认为,与之前挤牙膏式的取消限购相比,这次一次性取消限贷,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楼市低迷不但直接影响到投资,影响到各项税收,还影响到与楼市形成上下产业链的近40个行业、产业的增长幅度,还因楼市低迷卖不动而波及到地方政府“卖地财政”,于是出于稳增长的考虑,央行与银监会不得不相应放松对“楼市”的限贷款政策。
  其二,连续十几年,每年9、10月份都是国内楼市的销售高峰,现在眼看着今年“金九”泡了汤,为了尽量避免“银十”再跟着泡汤,于是取消限贷的政策就“急不可待”的出了炉。这也说明了高层希望通过救市来挽救困境中的房地产企业。其三,自从各地纷纷放松限购之后,去库存效果并不明显,央行这次希望通过放宽限贷,引入改善性需求群体“接盘”,使中国房地产不是“硬着陆”,而是通过“平滑”的方式完成调整,可让长期聚集的房地产风险不至过于暴露。
  尽管央行和银监会这次在个人房贷放松方面“用心良苦”,从而激活了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的人气,但从国庆长期来看,市民看房的多,真正出手购房者仍然远不及去年的六成。随着“双限”的取消,昔日那种由“炒房团”[*{c}*]的楼市疯狂早已不再,人们在经历了房价非理性上涨之后,逐步趋于理性。我觉得,取消“双限”最多只能延迟房价泡沫破裂的进程,但无法根本扭转房价不跌的神话。
  首先,购房者的预期已经改变,人们对房地产的热情正在衰减。全面深化改革已在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展开,改革举措之有力,改革进程之快捷,尤其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抢眼。不动产登记已经启动,房产税、遗产税等强力调控手段早晚都会落地。而一旦落地,则意味着投资性购房的持有成本和转卖成本将大幅提高,而相应获利空间将大幅压缩,这就足以影响和左右投资性购房者入市的心理预期。尽管除一线城市还有三亚之外,其他城市均取消了“双限”,但要再掀起新一波购房浪潮,并不容易。
  再者,保障房入市稀释了大量的购房刚需。现如今,由于房价过高,很多市民都将目光投向保障房。而保障房工程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民生工程,大量的刚需持续经保障房渠道分批得以释放,促使楼市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身。刚需购房者虽仍总体缺乏议价权,但却在不断平添与开发商“耗下去”的耐心和底气,如果看不到保障房工程力度越来越大、申购门槛持续降低的事实,继续幻想取消“双限”尤其是取消限贷,即可重新激活人们投资或投机性购房之欲望,这样的幻想注定将要落空。
  其三,金融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08年为了救市,当时的中央政府推出了前所未有的4万亿投资和10万亿天量信贷。而现在金融市场情况已彻底扭转:一方面银行不愿意把信贷资源过多投放于利润微薄、风险较大的个人房贷领域。社会资金也不愿意进入房地产市场,前8月进入房地产业的资金增速只有3%。另一方面美联储今年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明年开始加息,使大量资金流出中国,这就使得中国社会资金面远不及当年那样的宽裕,
  最后,我国反腐败力度的加强,使腐败分子对房产如同“烫手山芋”。一直以来,腐败官员最喜欢以房产形式受贿,这才造成了全国有了那么多的“房叔”、“房姐”、“房哥”,他们一个人往往拥有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产,使得房产资源配置的不公。而现在随着中央政府的反腐败力度加强,很多人开始抛售手中房产变现。所以无论从去库存和腐败官员抛房来看,中国房地产业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彻底改变。
  新的住房信贷政策说白了,就是希望涨了十几年的房价仍然在天花板上多呆一会儿,让更多的刚性、改善性住房者购房入市,来使我国房地产业去库存化,以及避免出现楼市崩盘现象,从而引爆金融危机。不过我觉得,新的住房信贷政策最多只能引发短期回光返照,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去房地产化”的大趋势中。而最终为楼市泡沫买单的,只能是现在急于入市“炒底”的所谓刚需群体。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