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则是一篇10月31日上午*7的业界评论的文章:土地流转不会提高粮食产量——余胜良,大家可以慢慢阅读哦。
  记者观察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近期土地流转成为资本市场热点,有媒体认为土地流转可提高粮食产量。但以记者观察,土地流转不仅不会提高粮食产量,还会降低粮食产量。
  在记者家乡,土地流转价格前几年就已突破1000元/亩,在这种价格下,如果种植粮食作物,每亩地收益只有400元左右。农民要提前一次性付清租金,以100亩为例,需要投入18万元左右,收益6万元。这点收益,承包户一家人到城市下苦力也能赚到,还不用投入本金,这种买卖几乎没人愿意做。
  所以更可能的做法是改种经济作物,种植烟叶、花生、辣椒、蔬菜等单产价格高的经济作物,让单位面积的销售收入更大,毕竟地租成本还是一样,销售收入越高利润越高。种植经济作物每亩地大概有2000元的利润,承包100亩地有20万元的年收益,自然有人愿意干——这在未来也是中国的优势,乡村可雇佣劳动力的价格依然便宜。
  当然还有一种做法,就是依然种植大田作物,但是承包更多土地,比如300亩,这样收益就和承包100亩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差不多,但是投入要大很多,如果算上资金使用成本,可能还是没有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
  也就是说,承包户一定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产量自然会下降。
  当然在东北这样地广人稀的地区,承包户可能会种植大田作物,但是这也并不会带来增产,因为中国人在农田上讲究精耕细作,土地早就达到增产的极限。记者家乡粮食单产和20年前几乎没有区别,所以承包户种植面积再大,也无法提高粮食总产量。早在清王朝时期,游历中国的传教士就感叹中国南方单位土地的产出极为出色。
  不过出现新的农业种植技术除外,历史上,新农作物的引入,新种子、化肥、农药技术的出现都极大提高了粮食单产量。
  尽管土地流转不会提高粮食产量,但土地流转依然是必然方向。粮食总产量并不能作为土地流转的首要考虑目标,更重要的是农户收益。
  以流转土地种植粮食作物为例,原来的小户种植由于规模小,家庭年收入不高,土地流转后承包户的收益可以成倍增加,原农户的租金收入也得到保障,还可以靠出售劳动力赚钱。也就是说,农户的收益都能有所提高。
  在美国,农庄也在不停兼并,单个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尽管单位面积效益下降,但是合并后农庄的总收益在提高,这就是趋势所在。
  10年前记者认为土地一定会集中,但是对怎么集中还不甚了了。随着时间进展,农村渐渐出现两种承包价格,即小块土地价格要比大块土地在流转时便宜200元/亩,这是市场发出的信号,要求土地集中的信号,而在中国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不涉及所有权而只是使用权的转移,也是一个现实的变通之策。
  如今政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资本市场也在跟风,但应该明白,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政府对土地流转推出一系列补贴,有时还在起反作用,补贴流入投机钻营之徒的口袋,那些老实种粮食的农民,可能连申请补贴的表格都不知道怎么弄。
  来源:上海证券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