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此间,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健康险防患未然。不过,如何合理投保也有讲究。
  记者傅烨珉
  保监会发布的《2013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保险业累计保费收入17222.24亿元,同比增长11.2%。而增速较快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健康险:2013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23.5亿元,同比增长30.22%。
  显然,随着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此间,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健康险防患未然。不过,市场上的健康险种形形色色,如何合理投保也有讲究。
 
  四大主要类别
  所谓健康险,是以被保险人身体的健康状况为基本出发点,以提供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补偿为目的的险种,其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别:
  医疗保险
  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疾病保险
  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包括普通疾病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两种形式。收入保障保险
  是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具体是指当被保险人由于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以致失去收入或减少收入时,由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分期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形式。
  护理保险
  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考量人生阶段
  虽然各家保险公司为了投保人的健康生活“齐上阵”,但面对不同类别的健康险产品,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就此,保险业内人士提醒,人生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风险,投保健康险时可按阶段入手。
  年轻人
  虽然年轻人的身体较为健康,但因踏入职场不久,工作不甚稳定,大多不具备较高收入,这就决定了该群体自身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车祸、重疾等情况,对家庭财务影响甚大,因此,年轻人宜偏重个人基本保障,除了意外险,应优先考虑疾病保险,尤需适时投保重疾险,该险种越早投保,保费越低,时间越长,保障利益越高。如果到50多岁再投保,身体机能老化,重疾发病率增大,投保成本就很高。
  中年人
  中年人一般已成家立业,因此购买健康险应更多考虑家庭及自身责任。除了寿险之外,收入保障保险、终身重疾险等健康险种都值得考虑,因为这类保险的保额通常不是很高,却有较高的补偿作用,能让中年人在不超出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得到更多保障。
  老年人
  步入老年后,绝大部分人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由此,医疗费用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支出。据有关调查,医疗保健一般占老年人每月支出的40%左右。可见,为老年人购买一份健康险非常必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较适合医疗保险、护理保险或重疾险。其中,医疗险可单独购买也可作为附加险购买。至于重疾险,虽然老年人投保该险种要比年轻人多交纳保费,但毕竟能给予老人必要的保障,对减少家庭开支非常有用。
 
  关注免赔条款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北京保监局在处理保险消费投诉中发现,部分消费者投保健康险时,由于对条款的认识存在盲区或因保险公司疏忽未如实告知,导致理赔不顺利。就此,北京保监局提醒消费者投保前要仔细阅读保险责任条款,充分了解产品的保障责任范围。
  比如,医疗保险的保险责任一般有医疗和手术费用,此类产品理赔以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为限,凭发票报销,累计给付不超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如果被保险人从社保等其他渠道获得补偿,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时还要适当扣除。
  又如,疾病保险以特定疾病的发生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保险公司会按照事先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与消费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无关。无论购买几份,只要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均可获得保险公司赔付。
  同时,投保人应关注健康险的免赔条款,如规定了保险费用给付最低限额的“免赔额”、规定了发生医疗费用时具体赔付比例的“给付比例”。尤其需要注意广泛适用于住院津贴类健康险的“免赔期”规定,这是指保险公司按照被保险人的住院天数给付保险金,为降低道德风险,通常设定3天免赔期,只在期满后给付保险金。
 
  留意“保证续保”条款
  另需提醒的是,保险公司受理投保一年期的短期健康险前,要对被保险人进行核保。一旦某一年度被保险人生病,下一年度可能被增加保费或除外责任,甚至拒保。
  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保证续保”的健康险产品,即投保人续保时,险企不能因个人健康发生变化而提高保费、增加除外责任,也不能延期承保,更不能拒绝续保。换句话说,只要按时交纳保费,被保险人患病后仍能继续享受健康险服务至*6保障年龄。
  不过,保证续保有个前提条件:被保险人须连续数年(如三年)投保后,主动提出申请,经保险公司审核同意才能获得保证续保。因此,投保人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满足条件时尽快向险企申请,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海金融报)

扫一扫微信,学习理财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