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希望您阅读此条11月19日的业界评论——今日时评:提高行政效能没有界限
  务院昨天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本报报道称,拿新的目录比照2013年的境外投资项目,大约99%的项目都将取消核准,改为备案。此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往往被诟病称审批程序复杂耗时而且不够透明,使得企业错失a1投资时机。
  实际上,此番新版目录改革还不限于对外投资,国务院还在电力、煤炭、港口等领域向地方下放项目审批权或核准权。简政放权的力度之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无论是对海外投资或者国内的投资,都将承接这波改革红利的刺激作用。
  最近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市场总有一种怀念和憧憬“强刺激”的声音。不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反复强调,“*10的‘刺激’就是强力推进改革。”这次目录版本更新,无疑再次体现了他提出“向改革要动力”的意图。
  就在11月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削减前置审批、推行投资项目网上核准,释放投资潜力、发展活力。李克强强调,要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把能取消的前置审批项目尽量取消,“能给市场做的要尽量还给市场”。此番目录的升级,就释放出这样的“强”信号。
  纵观近期的改革举措,都可以看到提高行政效能的内在要求。李克强希望通过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流程的优化以及提升信息化水平等,让市场主体在投资、生产等环节都能分享到改革的红利。
  不过,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有些企业还是心怀疑虑:一方面,名义上从核准变成备案,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变相审批、多头管理等问题;另一方面,项目核准时容易找到主管部门和负责人,改成备案后可能会出现推诿情况,找不到负责的部门和人。
  换而言之,从纸面的改革举措到现实的改革红利有一定距离,这未必全是经营者杞人忧天。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点:首先是改革方案还不够周全,在机制和部门衔接时出现疏漏;其次是执行政策的人观念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对改革缺乏亲近感;再次就是一些部门和人员能力退化,患上审批依赖症,无法适应改革的新要求。
  目前看来,方案是比较合理的,措施能否落实关键还是在人。要知道,改革不是卸责,简政放权不是做甩手掌柜。审批的权限或许已经取消和下放,但是服务和监管的责任却没有被注销。相反,这样的责任还被寄予了厚望。中央要求职能部门监管重心要与核准、备案权限同步下移,市场主体希望职能部门强化监管、改善服务。
  企业过去要办一件事,经常要跑五六个部门,几乎“逢庙就拜”、“见菩萨就烧香”,谁也不敢得罪。如今经过一次次简政放权,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不过,行政效能的提升永无止境,改革的红利也没有尽头,只有每个职能部门都担当改革信号的“放大器”,市场的活力才能源源不断。
  来源:*9财经日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