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财经题库
  2014年,中国GDP实际增长速度出现20多年来首次低于增长目标的情况,7.4%的实际增长率比原计划低0.1个百分点。姚树洁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将更加充满希望,这篇3月6日星期五的业界评论已给到各位读者们啦,请大家细细品味哦。
  同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只有2.3%,低于原来计划6%的增长目标。人民币在经过多年的升值以后,*9次出现对美元相对贬值的情况。同时,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房地,也出现了全面衰退的迹象。
  总之,与本世纪前10年快速增长的情况相比,过去两年,中国经济确实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调整,而调整的结果,是增长速度降低,造成产业过剩,有的工厂关闭,或者减产,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各种要素价格的提高、人民升值,而出现严重的下滑趋势。
  有些人利用这些负面消息,故意添油加醋,提出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危机阶段。有的人甚者认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反腐斗争,是中国经济走向衰退的推手。有的人认为,中国在经济深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道很难迈过的坎,那就是中国的良好经济发展前景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后再也不会出现可持续发展的辉煌。
  难道中国的经济情况有如此糟糕吗?当有人提出这个质疑的时候,中国未来的竞争对手印度却改变了它以往的统计方式,硬是把印度的GDP大幅度调高。2014年,印度的GDP增长速度在新的统计方式下面,首次超过了中国。有些人利用这一点,认为中国今后将被印度所超越。
  更有人对中国的前途产生了怀疑,提出在政治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政府是无法推动真正的市场改革的,从而,也就无从推动整个国家的进一步升级,走进发达国家的行列。也就是说,根据这个观点,目前的政治体系无法适应长期发展的需要。
  上面的种种悲观情绪,或者论调,似乎都无法辩驳,好像中国今后只有进入衰退的可能性通道。不过,本人认为,上面的各种思想和论点,都带有严重的片面性,既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更不体现中国今后的发展潜力。
  首先,7.4%虽然不如从前的两位数增长,但是,从绝对值来说,这样的增长速度也不算低。尤其是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中国的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例如,2010年,中国的GDP只有6万亿美元,而2014年,已经高达10.3万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净增长1.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一年的GDP增量等于半个印度(或半个俄罗斯)全年的GDP。中国的GDP总量是印度的四倍多,是印度、俄罗斯、巴西和意大利四个国家GDP的总合,是日本GDP的两倍多。
  大家不能忘记,中国GDP总量是2005年才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的。而到了2014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其总量已经是英国的近四倍,德国的三倍和日本的两倍多。
  其次,在党的18大以后,中国利用经济转型的时机,及时调整以前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那就是资产泡沫、投资经济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能耗过大、城乡收入分配差别持续拉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如果不考虑增长的绝对值,2014年的经济数据,其实有许多让我们值得高兴的地方:每单位GDP的能耗下降幅度高达4.5%,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只有GDP增长速度的一半还不到;城乡收入差别,也就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从几年前*6的3.3倍,下降到了2.75倍;产业结构向服务行业偏斜,制造业的比重持续下降;新增就业人数1300多万人,创历史新高,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外贸顺差创造历史的*6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多年来的最低点,等等。
  尽管传统产业的日子现在比较难过,因为转型和升级需要时间,但是,宏观指标并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悲观。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要实现两个“中高”,也就是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从原来的底端制造为主,向“中高端”制造和服务的结构发展。这是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转型必然有阵痛。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从国际视野考虑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长时间、高速度、不间断地发展,尤其是大国家的经济发展,比小国家的发展,更具有挑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其实,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国能够做到长时间、高速度、不间断的发展,而这个大国, 就是中国。在面对如此众多的内外压力面前,中国依然挺立,依然以7%以上的速度发展。同时,中国还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政治稳定,政府有强大的必胜信念,是国家能够长期繁荣昌盛的基本保障。现在的反腐斗争,正在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是保证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性政治改革。
  其次,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无法被他国所替代。不仅在制造业,而且在国际贸易等方面,中国都已经超过了世界*5的经济体,美国。中国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包括高铁、核电、基础装备制造、建筑、生物技术等,已经超过了许多西方最发达的国家,这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再次,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例如,“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自贸区”建设,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和提高,正在为下一步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中国所面对的困难都是过渡性的,任何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需面对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也没有例外。而中国所具备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却不是所有主要经济体所具备的。所以,中国的发展前途不是暗淡了,而是更加光明,更加充满了希望。
  来源:网易财经

  高顿网校精彩推荐:

  2015年“全国两会”财经新闻报道

  2015年“全国两会”会计人汇总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解读

  2015年1月-12月财会考试月历

  2015公务员工资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