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当今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就业市场,手头上最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先找一份工作还是选择一个职业?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求职者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份工作和一种职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的工作,狭义地理解,更像是一种工作岗位,是一个行业发展中所赋予你的一种临时性的身份。而职业则不同,它更多是长远性的、持续性的、稳定性的、一旦确定就不轻易改变的。譬如,成本会计是一份工作,一个岗位;而会计甚至财经就是你所要从事的领域。销售助理是一份工作,而走销售行业则是一种职业规划。
  可能在心里扪心自问了很多次,我要从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我想要的职业该以怎样的生涯来规划和开展?
  可能把自己说服了N多次,先就业再择业,不管是要毕业还是刚毕业,先找一份能够养活自己工作干着,之后再慢慢观望其他的工作机遇和机会。
  据高顿财经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73%的工作顺利且成功的人其实是那些找到了正确所属职业的人。原因并不复杂,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在什么样的领域内自己最容易成功。
  你也许觉得这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我身边不乏一些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是不同行业领域内一些浑浑噩噩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仍然找不到或者不知道,他们心中的那个工作“Mr.right”在何方。
  如果你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老手”,正在寻找一个职业发展的突破口,那么建议你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不仅仅是工作,而是你真正想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样的。
  别再使用一些只盯着每个月发多少薪水,完全以薪酬来决定职业这种单线的思维了。当然,薪资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部分反映了职业前景和工作含金量,但其实你我都知道,很多时候,一个职业的好坏怎能简简单单就凭借你能拿多少钱就匆忙盖棺定论了?
  请务必记住这一点,如果你所从事的职业和你的志向和技能不相匹配,不管你如何努力,都没有太大作用。最起码一定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打比方说,你对数学一点儿都不擅长,就不要轻易地去跳进需要频繁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你自己说话都说不利索,还指望成为一流的播音主持员?
  退一步说,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只是,难度相当大而已,早过你预期自己放弃的时间。
  所以,选择这样一种职业,你既可以去享受它给你带来的快乐,它又与你的个人目标和生活相适宜。举个例子,如果你立下了要成为投资银行家或者咨询的雄伟志愿,华尔街教堂的钟声就是你每天工作的奏鸣曲,顶级机构的头衔就是你身份的象征,那你就可以不用去奢望在工作和生活保持平衡了。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挑战也就有多大,相应的付出的成本也就同样有多大。
  有没有对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进行过确认呢?哪怕是一个短期的18个月的目标。有没有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性格特征给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呢?哪怕是读者型和听者型的简单区分。有没有撕开过高薪热门岗位的标签,真正看一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资质和能力去匹配呢?哪怕是搜一搜这些职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一些证书。
  如果对以上三个问题,你的回答都是“No”,那么不用我说,你也能感觉到自己在求职定位这一方面被多少“惰性气体”包围了。
  相信你找工作选职业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找找自己的优缺点到底都有哪些。这一环是绕不过抹不开的,即使你自己不愿意去想,那么多场面试下来HR对你的狂轰乱炸也会逼着你无奈地把这些问题搞搞清楚,迟早的事。
  有些事,既然迟早都要做,那为什么现在不做。不要以谁谁谁也没做为借口,因为你的人生不是“谁谁谁”的,你不是任何人的一个附庸,得到同意之后才能去行事。你的人生永远是你自己的。一个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很难想象天上就会掉下一块馅饼不偏不倚就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仔细地思考一下你是哪种人以及你手头握有哪些筹码,工作量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大,更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毕竟,最了解你的,不正是你自己吗?
  以下这些来自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招聘主管所给出的三条建议或许能够给迷茫中的你带来一些启发,解除你的困惑:
  *9,使用自我评价或者职业测试工具来评估你的技能。尽可能地细化,避免一些模棱两可难以界定的描述语如效率高,或者一些连你自己都举不出实例的“干瘪语”,如有创造力。
  第二,列出你所心仪的工作所要求的背景条件。可以将这些条件做一些归纳与合并,如学历类,证书类,经验类等。
  第三,将1,2得到的结果分列两栏,对比1,在2中划去与1重复的项,圈出2中的未符合项,想办法尽可能地去多匹配。
  如果你不去做,以上这些建议就只是行距整齐的一段话。立马去做,它们才会跃出纸面。掀起新波澜。
  其实,找到好工作的意义,难道只是局限于赚更多的钱,报出公司名字时听起来更加高大上吗?除了抽象层面自我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其实是驯服你的这份不甘心。对生活现状不甘心,对自我现有状况的不甘心,对梦想距离实现只差一步之遥的不甘心。
  记住,你要寻找的,不仅是一个岗位或者一份工作,还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本文作者Natalie,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aoduneclass。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欢迎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