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停牌躲避对于公司未必是有利之策,而对于整体资本市场来说,大面积的停牌更是雪上加霜。
  大盘持续震荡,使得不少上市公司又祭出了停牌护股自救的法宝。例如,华映科技在上周一跌停后宣布停牌。麦捷科技在跌停之后也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收盘,两市停牌个股多达近500家,其中270家是自6月底以来股市出现下行以后停牌的公司。
  尽管公司多以重大事项停牌,而重大事项尚且没有公布,股吧里的股民已经对停牌行为本身视为重大利好,纷纷表扬其为“业界良心”。期盼手中持有个股停牌以避免随势下跌成为中小股民普遍的心愿。于是,无论是否真的有重大事项,停牌以求拿到股市过山车的“豁免卡”成为许多公司一致的选择。
  停牌可以说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上市公司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选择停牌。长的甚至有半年以上的,比如自从去年9月就停牌至今的“停牌王”皖江物流。在牛市行情里,除了那些策划与热点概念有关重大事项的个股,停牌通常被股民认为是错过良机的*5敌人。但是风水轮流转,当股市面临下跌行情,停牌则瞬间变脸成为战壕里的盾牌。
  “停牌”尽管能解一时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停牌躲避对于公司未必是有利之策,而对于整体资本市场来说,大面积的停牌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整体行情出现下挫之时,躲得过初一也难躲过十五。一般来说,某只股票停牌期间大盘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该股票复牌后就会产生补跌,同行业股票跌多少,该股差不多也要跌多少。前期停牌的高位个股上周就补跌明显,金岭矿业单周跌幅高达36.71%,浪莎股份单周跌幅34.40%。正如有在停牌前成功抢筹的市场人士所调侃:“我猜到了停牌,却猜不到大跌。”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大面积停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显现。如果一只基金的投资组合中的重仓公司都出现了停牌,那么对于这只基金来说,只有将剩下能够交易的公司卖掉一部分来应对赎回资金的需求。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大盘来说,大面积停牌事实上是在人为地把大量多头变成了空头。而单纯从盘面来说,大面积的停牌造成指数失真之外,流动性风险只会导致行情进一步震荡。
  此前A股市场的热情带来的高涨行情,掩盖了许多漏洞与问题。正如时谚所言,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种动辄停牌的行为,恰恰反映出程序上进一步规范的必要,停牌规定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而当下来看,上市公司想停就停,主观上尽管是为了股东权益避险,但事实上可能会造成截然相反的后果。因此,别急着为“停牌侠”叫好。
        本文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