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社、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纽约时报等多家主流外媒的头条均被中国的一则新闻给“霸占”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前两天1.5亿独生子女家庭的新闻还在被热议,这两天就传出了全面二胎,但是事情真的会和政策所设计的那样顺利发展吗?为什么现在才放开?而且,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成本?普通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吗?
  早在10年前就该放开了?
  由于上世纪80年代严格的计划生育管制,中国的总人口规模确实控制在了让世界放心的范围,而且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被掩盖起来,所以当时矛盾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在面临着下行的压力,减速并放缓后的经济,使得一系列的人口危机暴露了出来: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加剧;少子化现象并存,生育率低位徘徊;人口红利锐减,生产领域难招工,消费及储蓄也受到影响。
  当时因为部分专家放言,如果不控制人口,实行生育管制,中国的人口总数将在2050年达到40亿,这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但人口有其自然发展规律,永远不可能无节制地增长,即使那时停止计划生育,人口的顶峰也只能达到16亿左右,而且今后还将下降。
  所以,部分专家认为,1990年,也就是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的90后出生前后,中国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时,恰恰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4时机。也就是说,目前的这一政策,其实晚了十年。
  人口结构不稳定,显然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失衡,进而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4亿老人养老成问题,生病就医老无所养;4000万光棍娶不上老婆,引发新的社会治安等困境;成百上千万的家庭老无所依,失独严峻。
  80、90后有可能成为尴尬的“夹心一代”。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上面要承担着照顾4位老人的养老重负,身为独身子女无从推卸;下面还得照顾1个以上的孩子,透支的养老金空账又可能让他们面临未来老年生活无从保障的困境。因此,被两方挤压的他们,身上的负担其实很重。
  蜜糖般沉重,230万准备好了没?
  即使迟一点,但毕竟好过无。
  虽然这次全面放开,但老百姓是最务实的人,他们成天考虑的是自己的生活成本以及过日子的开销。现在在中国,生二孩已经成为实力的象征,大多数夫妻,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即使能生,二胎意愿也并不强烈。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这是一个甜蜜的负担:一个都已经养不了了,再生一个,巨额的开支和成本,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哪能承受得了?
  有业内人士做了一番统计,以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夫妇为例,如果生了第二个孩子,按每个阶段的抚养费求和总计,养二胎的成本竟然达到了68~230万之多,相当于多养一个孩子等于多买一套房子。这份统计从二胎出身之前就开始算起,包括检查、生产、营养等费用;再到幼儿阶段的奶粉、早教、兴趣班、生活费;紧接着是小学中学大学的上学期间,涵盖学费、辅导班、补习兴趣班、生活费、择校费、学杂费等多种费用;本科毕业后,如果有出国深造需要的话,还得产生15~80万的开销。
  以上的这些,还只是比较质朴的经济打算,没有包含通货膨胀等不可抗力,更没有包含那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指引下,动辄百千万的学区房、名师课程等额外开支。
  看不见的成本你注意到了吗?
  1~200万的成本,这是你看得见的,还有那些看不见的成本,你考虑过没?
  上面说的只是维持一个孩子生活的基本开支,有网友继续“补刀”:如果周末出去玩,景区门票费用少不了;如果二胎是女儿,玩具、书籍、衣服和儿子必然有差异,重新购置支出也会相应增加;有老人帮着带还好,没人带请保姆还得开工资给别人;生了二胎,车不够坐了,换辆大点的车又是一笔新开销。
  这些隐形成本已经很让人头疼了吧,还有最让人闹心的,就是为两个孩子付出的人力成本会更加厉害。上海的一位先生说,自从有了两个孩子之后,自己就变成了“无期徒刑”了:时时刻刻得看着他们,一不留神就会吵闹打架;周末节假日全奉献给他们,逛公园、送兴趣班;自己想做点什么业余活动,全得往后推,先得围着孩子转。
  此外,时间和精力也会加倍耗损,家庭和职业平衡变得更加困难。业余时间想给自己职场充充电基本别想,高薪挖你跳槽,如果工作经常出差,照顾不了家庭,又得忍痛割爱,狠心拒绝。
  有句话说得好,养一个孩子,经济账本知识表面的,更多的隐形成本,不是人人都能够承担得起的。所以,想想父母养育我们长大的辛苦,再想想生二胎的各种成本,还是得三思而后行。不过,有些夫妻也不以为然,毕竟他们认为养孩子带给他们的乐趣是无可估量的。
  虽然二胎放开,确实是本着好的出发点,但仅仅是放开并不够。
  真正施行,如果不破除传统观念,财产的束缚,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阻碍。退一步说,真的当新生婴儿潮来临,国家的医院、学校、服装鞋帽等相关配套产业,是否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应对准备呢?而且,人口数量增加了,人口红利能得到延续,人口素质和质量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作者林梢玥,来源《金融看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jrkanke,以独特视角,围观金融圈的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