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门的再三催促下,运营商终于推出手机上网提速降费的优惠举措,然而让公众感受最深切的却是屡屡出现流量“被偷”事件。尽管各大运营商针对此类事件纷纷表示,绝对不会出现偷流量现象,然而相关案例与争议并没有因此而消减。近日,又有媒体陆续曝光,武汉市民遭遇一夜流量跑了50GB的怪事。
  我的流量到底去哪儿了?这是目前消费者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所在。纵观运营商对待此事,往往是一律说“与我无关”,却没有详细说明,也没有采取有效举措,去减少此类现象。
  手机流量“被偷”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许多后台软件的运行会消耗流量。对于恶意扣费,今年五月工信部召开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会议,明确严厉打击不明扣费,对“恶意扣费”零容忍。
  但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有很多流量高消耗软件,本身就是手机厂商乃至运营商事先预装的。这就是运营商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没有事先向消费者说明,同时保障消费者自由退订的权利,就已经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现在,有的运营商就在4G套餐中有类似提示,比如一月流量花费超过500元之后,就不再计费。但有的运营商仍然缺乏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帮其消除手机流量被偷之忧。
  或许,解决手机流量“被偷”争议,需要打破现有运营商与消费者各执一词的僵局,由工信部门主动介入。工信部门的职责中就有,依法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实行监管,监管服务质量等职能。作为监管机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全面调查,还原流量“被偷”背后的事实,查清运营商在其中是否有责任,并对一些涉嫌偷流量的恶意软件,依法监管处罚。
  工信部门介入手机流量“被偷”事件,处理结果相对运营商内部解决而言更为客观公正,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也有助于消除运营商目前的公信力困局。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