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币纳入SDR,将会倒逼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实实在在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改革。如若不然,一个不能自由兑换与使用的货币即使被纳入到SDR,也没有国家和投资者敢于使用,只会形同虚设。
  IMF总裁拉加德近日发表声明称,经过评估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因此建议执董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在11月15日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也指出,中方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特别提款权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也将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中方期待本月底IMF执董会的讨论取得积极结果。
  人民币被纳入SDR,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双赢的结果。
  对世界来说,人民币将成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9个真正新增的篮子货币,也将是*9个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SDR货币。SDR作为IMF改革的一部分,将人民币纳入其中,将使其构成更加合理,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使之成为更有吸引力的储备资产。
  对中国而言,一方面,纳入SDR篮子的货币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获得此地位无疑也将增加国际范围内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人民币的使用;另一方面,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配置将大幅上升,有预测指出,到2020年的累计外资净买入中国债券和股票的规模可能会达到5.5万亿元至6.2万亿元。
  人民币纳入SDR,被解读为IMF对人民币作为自由可使用货币的官方背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日益突显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认可。人民币将成为全世界“第三重要的货币”,但相比较于获得SDR这一篮子货币的标签,人民币能否自由兑换、中国资本账户和汇率机制的演变,以及人民币计价金融工具的发展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这些的影响力将更加深远。
  从成为SDR两大条件看,中国2013年成为世界*9大货物贸易国,也是世界第三大服务贸易国,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比例显著提高;从人民币自身来看,据高顿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各地已有近20个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第六大国际银行间贷款货币和第七大国际储备货币;从人民币币值稳定性看,今年5月IMF承认人民币不再被低估,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而人民币却始终保持坚挺和稳定。
  但即使拥有上述诸多有利条件,依然有一个关键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人民币迟迟不能加入SDR——人民币可否自由兑换与使用。在之前的评估中,IMF认为人民币尚未达到“自由使用货币”的标准,故未将其纳入。目前,人民币是不能完全实现自由兑换,即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是管制的。
  因此如果人民币纳入SDR,将会倒逼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实实在在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改革。如若不然,一个不能自由兑换与使用的货币即使被纳入到SDR,也没有国家和投资者敢于使用,必将形同虚设。
  人民币最终能否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其实目前已经不取决于是否加入SDR,而是取决于中国自身的金融改革进程。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