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c}*]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意见》圈定服务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等六大领域作为消费升级的重点。
从文件内容看,在[*{c}*]消费增长方面,供给侧管理正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即不再强调在需求端的消费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其中,作为消费经济的核心,消费金融的功能发挥无疑至关重要。
尽管经济增速下滑,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消费市场保持着较为平稳增长态势。随着80、90青年族群步入社会,消费个性化、体验式趋势日益提升,网上购物、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等消费升级趋势愈发凸显,在线教育、智能医疗等新兴消费领域不断发展。
与此相适应,消费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新重点,各类消费金融平台不断拓展场景服务和消费模式来引导、迎合消费行为。但总体而言,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仍处于起步阶段。
2014年中国消费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8%,相比欧美发达国家50%左右有着明显的差距。在新兴服务消费领域,渗透率也不高,如2014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的金融渗透率为5.9%。消费信贷中,房贷、信用卡、车贷占据了90%左右的市场;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和通信两大类。居住、教育、文娱以及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较少涉及。
此外,消费金融覆盖目标人群和覆盖区域也较为集中。大型电商平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虽然能够覆盖部分中低端用户群体,但是片面的单一数据源造成客户受限。而消费金融公司、P2P平台高企的利率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消费金融O2O模式更是约束了其覆盖区域,比如消费分期的线下合作商、商品自提点设置以城镇为主,农村地区较少。
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超过37万亿,相较于2015年将增长1倍。可以预期,消费金融的十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正在加速打开,因此,消费金融应当为消费可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得益于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正逐渐减少,这对未来的消费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供给侧改革思路的引导下,消费金融还有许多提升空间。比如可以完善针对中低端消费者的信用体系,拓展消费金融的覆盖范围。此外,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应采取更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服务。
总而言之,符合普惠精神、符合客户人性化需求的产品才是优秀的消费金融产品,才是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史晨昱
热门资讯
-
IPO财务核查效力有多大 堰塞湖仍有压力 高顿教育 2023-06-07 10:08:37
-
CPA考试可以自学吗?怎么学? 高顿教育 2022-05-29 09:06:25
-
2022年的税务师教材什么时候可以购买 高顿教育 2022-01-26 09:24:41
-
大数据应用促税务稽查提质增效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7:03
-
国家税务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万亿元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