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加剧效益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减少60519亿元;因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减少45753亿元,两者相抵,利润净减少14766亿元。这似乎意味着,PPI下降蚕食了工业企业近1.5万亿元的利润。
粗略一看,这样的分析和测算有些道理,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算法其实不太科学。假如这样的计算站得住脚,岂不是PPI越高企业的效益就越好,那就把重点放到拉动PPI好了。显然,这容易产生误导。
并不否认PPI的持续下降确实会对企业效益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不是玩数字游戏,也不是简单的收入和成本加减就能知道利润降低多少。营业收入和原材料成本之间,确实存在着对应关系,但前提是各种外部条件完全一致,而不是有很多不可比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显然,在工业企业利润问题上,存在比较多的外部因素。
首先,市场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是PPI对企业利润影响非常关键的因素。这里所说的市场供求关系不是指市场竞争下的供求关系,而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是否存在不协调情况下的供求关系,重点在供给端。如果供给端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那么供求关系的变化就难以反映真实的市场需要,而会受到太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而现在的市场供求关系是在产能过剩下造成的不规则状态,很多产品的价格是失真的。如钢材价格就与实际需求难以形成有效的对应关系。也正因如此,PPI的变化就不可能在钢材价格上得到充分反映,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会失真。
其次,垄断对PPI和利润的对应关系也有很大的制约。目前,电力、成品油、天然气包括部分煤炭等基础原材料的价格,还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状态,市场没有完全起到决定性作用。
以电力为例,上游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电力部门成本降低,煤炭价格下跌对PPI的影响也就形成了。但到了电力部门,由于电价尚未放开,其提供给下游企业的电力产品出厂价格仍处于高水平,带给下游企业的成本就难以降低,那么对PPI的影响自然要比煤炭小。
相反,下游企业在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价格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其生产的产品价格却要由市场决定。在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能够达到什么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下游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原材料成本之间就难以形成合理的对应关系,PPI在这些企业之间的影响就会失真。
应该说,这种现象在所有与垄断行业有关联的企业中都是存在的,其对PPI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跌幅这么大,但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却明显不足,这与上游垄断和行政管制密切有关。纵然这样的管制对保护环境有好处,但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确实存在。
实际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带来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产品价格失真,市场需求无法支撑高产能下的产品价格。特别是最终产品价格,由于需求不足,普遍出现了下跌,在劳动力成本、固定成本、财务成本等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最终产品价格下跌,自然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严重影响。
PPI对企业利润的确也有影响,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且不是主要方面,更不可能影响幅度达到近1.5万亿元。殊不知,PPI持续下降恰恰是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被打乱造成的。要想PPI不再下跌,就必须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把过剩的产能压下来,把过高的成本降下来,把过高的库存减下来,把过高的杠杆降下来。
一旦这些问题解决好了,PPI也就会依据市场规律运行了,企业利润也会在产能平衡、杠杆合理、成本稳定的基础上慢慢增长。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