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作为2023年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之一,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二、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包括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消费者选择,生产函数,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三、课程的内容要求
(一)微观经济学
1.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2)掌握需求的定义与需求函数,了解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熟悉影响需求的因素,掌握需求定理,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掌握供给的定义与供给函数,了解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熟悉影响供给的因素,掌握供给定理,掌握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4)掌握均衡价格及其决定,会分析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掌握供求定理;
(5)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了解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6)能够运用供求曲线分析经济现象,理解有关的价格政策。
2.消费者选择
(1)掌握效用的含义,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掌握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掌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了解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3)掌握预算线的含义,熟悉预算线的变动;
(4)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方法,了解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3.生产函数
(1)了解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了解生产函数的定义;
(2)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解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会分析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3)掌握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了解等产量曲线的特殊形状,了解规模报酬及其变化。
4.成本
(1)理解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2)掌握等成本线的概念,会分析成本最小化或产量最大化的问题,掌握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
(3)掌握短期成本的分类,理解各类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会计算各类短期成本;
(4)了解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理解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5.完全竞争市场
(1)了解厂商和市场,熟悉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况和短期供给曲线,了解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理解生产者剩余;
(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了解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6.不完全竞争市场
(1)掌握垄断市场的含义与条件,理解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2)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掌握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理解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
(3)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掌握寡头市场的含义与条件,了解寡头市场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会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
7.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了解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理解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了解要素供给原则;
(2)掌握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掌握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3)理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8.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掌握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了解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了解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了解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理解完全竞争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9.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了解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
(2)掌握垄断和对垄断的管制方法,理解外部影响的含义、分类及有关政策,了解科斯定理;
(3)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了解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了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熟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理解GNP与GDP的区别;
(3)掌握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NDP、NI、PI、DPI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4)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5)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了解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掌握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掌握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2)掌握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会使用储蓄—投资恒等式和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求均衡收入;
(3)掌握各种乘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4)了解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1)了解投资的决定因素;
(2)掌握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会利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3)了解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
4.宏观经济政策
(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2)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构成及工具,理解自动稳定器、挤出效应的含义;
(3)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理解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乘数与存款创造。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含义,了解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2)理解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的区别;
(3)了解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分析。
6.失业与通货膨胀
(1)掌握失业的定义、类型,理解奥肯定律;
(2)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分类和衡量,掌握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了解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3)理解菲利普斯曲线。
7.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熟悉经济增长的要素,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几种典型的经济周期理论。
四、课程的参考教材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高鸿业名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234489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