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地方税务局:琼岛大地起春潮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11-25
“春风”既是春之伊始的时节之风,亦是服务税户的暖心之风。今年以来,海南地税部门秉承“*5限度便利纳税人,*5限度规范税务人”的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措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构建和谐税收事业。
  为此,我们试图给读者呈现海南税务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推出“海南地税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每周一期,共八期,包括税务改革、税法宣传、高效办税、便民纳税、为民“谋利”、规范服务、重点服务和阳光办税等内容。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本报记者、税务员和纳税人将在这方寸之间纸上谈“税”。我们会尽心尽力,以专业的新闻视角,通俗的言语表述、可触的典型故事,为您呈现一组别开生面的系列报道。
  以前做账,跟裁缝一样,用剪刀剪,浆糊贴上,再装订好,一本一本。
  现在入账,就像流水线,电脑敲字,系统自动归档,后台统一管理。
  一张小小的发票,见证了海南从贫穷落后到蓬勃发展的经济面貌。
  今年1-9月,海南省地税组织税收收入340.1亿元,增幅在全国地税系统排名第十。
  一个经济小省,能有这样的税收收入,源于当地税收与海南经济越来越协调同步,税收理念从管理走向服务悄然生根。
  如果说地方经济是船,那么税收便是帆,在改革的滚滚大潮中,地方税收工作正扬帆起航。
  
征管模式
  从“各事统管”到“专业分工”
  10年前,海南征税靠的是“人盯户”——由每个税收管理员包管若干纳税人。“这样的制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不错的作用。”有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税制比较单一,税率在纳税人之间不会引起较大的利益分歧。相应地,税收专管员自然能够“一人进厂,各税统管”。
  而今,在海南的经济结构中,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等不同经济成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再靠“人盯户”这种粗放、简单的办法一户一户去管税,已很难管好纳税人。
  
怎么办?
  海南地税给出答案:改革!对税源分类分级管理。
  6月9日,税源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模式在海南全面推行,意味着税收征管从“各事统管”过渡到“专业分工”,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随之提升。
  海南地税通过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将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包括重点企业或行业)、一般税源(中微企业)和零散税源(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打破区域,将重点税源交由专门机构进行集中管理,对一般税源和零散税源按照属地或行业管辖的原则实施管理。
  另一方面,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信息来源除了纳税人自行申报或提供外,还包括税务部门采集和第三方信息交换等多条渠道,较好地实现纳税人和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对称。
  
审批模式
  从“先审后办”到“先办后审”
  以往,小到买发票,大到减免税款,很多事项都须经税务机关一、二、三级审批,纳税人来来回回找人签字,办个税没几天下不了。
  如此耗时费力的传统为什么还要保留?说白了,就是舍不得放权。要改革,就要敢于刨心挖骨!
  2013年,地税机关开始推广“先办后审”办税模式,简政放权,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纳税人缴上“便利税”。在纳税人提供资料手续齐全的情况下,95%以上的涉税事项实行先办后审或即办不审。
  先办税后审查,会不会乱了套?让纳税人钻了空子?
  海南地税的回应是:想要服务好,就要相信纳税人。从纳税人*5的难点入手,敢啃硬骨头,才能提高税务工作水平。
  如今,海南地税尽可能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将270项涉税事项分为三类:16项审批类事项实行“窗口受理、先审后办”,部分审批事项、备案类减免税163项实行“窗口受理、先办后审”,其余91项实行“窗口受理、当场办结”。
  地税部门这一举措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以前办税,来来回回地走部门,现在能够先办后审,确实减少了等候时间,效率大大提高。” 海南海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会计陈志平说。
  放下权后,税务部门又拿自身服务开刀,提出“减程序、减资料、加服务”的加减法课题。
  地税机关按业务种类划分窗口,实现“一窗全能”。从此,办税台上工作人员由以前的“专科医生”变成了“全科医生”。任何业务,办税员都要熟悉;任何业务,纳税人只要排一次队就能办结。
  “现在办税确实很快,手续简单,很多事项在窗口就能直接办好。”对地税部门工作的转变,在海口民声东路办税厅办税的小刘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原来办建筑安装业的手续,要经过办税厅、分局税管员、分局长逐级审批,之后还得回到办税厅重新排队。而现在,这项业务只需在办税厅办理,全程只要几分钟。
  去年实施的“同城通办”也让纳税人享受到了便利,过去要跑几个办税厅,眼下在“家门口”的大厅就能办妥了。
  同时,地税机关与纳税人“约法三章”,对纳税人信息资料采集不重复、资料报送不重复、税收调查和日常检查不重复,做到“一次检查、反复利用、多方共享”,减轻纳税人信息报送负担。今年9月开始,部分涉税事项甚至实行“免单”、“免填单”。表单中纳税人基本信息均自动填充,需要纳税人自行录入的内容系统可提供信息提示和逻辑校验,减轻了纳税人填表负担,减少了纳税人等待时间。
  为了让纳税人“少走一步路、少花一分钱、少等一分钟、少盖一枚盖”,海南地税系统还在全省范围内推行首问责任制度、设立办税引导台,涉税事项一次性告知。
  
工作模式
  从“管理”到“服务”
  长期以来税务部门积淀一种观点: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处罚、执法就是检查。税务局是管理方,纳税人就是被管理,税务工作常以税收收入论英雄。
  如今,这一观点被打上了问号。税收的多少能代表税务工作吗?能代表纳税人的满意程度吗?“显然不能对等。”海南地税局领导层认为,“便民纳税”意在便民,其实重在服务。
  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刚走,海南地税就*9时间抽调业务骨干,梳理汇总了包括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多个税种的优惠政策及企业救灾捐赠和受灾财产损失税前扣除事项,附上案例解读与涉税指南,指导受灾企业进行减免税申报。将部门职责融入到服务灾后产业重建、保障群众根本利益上来。
  “以前总觉得办税门难进,脸难看,没想到现在是税务机关主动靠上来。如果企业遇到了瓶颈,地税部门还会主动来辅导政策,给我们很多帮助。”海口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海南不大,但中小微企业却不少,截至去年末,海南约有13.6万家中小微企业。企业规模小,办公人员少,不少会计都是兼职,专业水平有限,对税收政策、办税流程都是一知半解。
  以前,税务部门总往大企业靠。现在,这一传统也被打破。“税务工作好不好,还得小企业说了算。” 海南地税局局长麦正华说。
  如今,海南地税在全省所有区局成立了纳税人学校,几乎每周都举办一次培训,今年上半年就举办了102场培训,1.14万纳税人受益。刚参加工作的邓彬*9次参加培训,拿着收到的《纳税人培训教材》,她说:“刚从事会计,一想到办税,生怕搞错了。但培训课程简洁生动明了,还可以专门就某一专题请地税局安排讲座。搞不懂的政策,现在也不担心了。”
  网上办税厅、微信、QQ群、12366服务热线……海南地税正编织出一个立体化、全天候的服务网络。现在只要打开海南地税微信号,从办税指南到政策法规,再到涉税通知一应俱全。有什么政策变动、活动通知,纳税人一通电话也能“搞定”了。
  眼下,便民的春风吹入税户。海南改革发展向前,纳税人也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要问其中奥妙?

  “让纳税人满意,就要用心解决纳税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麦正华一语道破。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国家地税局 > 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