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作为教育学考研中至关重要的科目,考点众多,背诵耗时,需要认真对待。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梳理核心考点,学姐整理出了2024中国教育史考研高频考点:学校教育的改革,快来学习吧!
一、“苏湖教法"(分斋教学)
1、内容
(1)代表人物:宋代学者胡瑷所创。
(2)地点:苏州湖州。
(3)两斋
胡瑗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①经义斋:属于“明体"之学。学习儒家六经;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
②治事斋:属于“达用”之学。又称治道斋,学习治兵、水利、算数等学科,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4)主修和副修: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
(5)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胡瑷联系实际,提倡实地考察。
2、评价
(1)“苏湖教法"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实行分科教学。
(2)实用学科正式纳人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
(3)治事斋中学生主修一科,又兼一科,开创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河。
二、“三舍法"
1、概述
“三舍法”由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时运用于太学的改革中。
2、内容
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人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入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外舍成绩获得第一、二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人内舍,肄业为内舍生。内舍生成绩优秀者升人上舍。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授官。
3、评价
“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查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相结合,融养士和选士于太学。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太学的地位。
三、积分法
1、内容
积分法始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与“升斋等第法"相互联系,是对宋代“三舍法”的继承和发展。
其方法是根据学生的月考成绩,优等者给一分,中等者给半分,下等者不给分,年终积分至八分以上则升补上一一等级,若不能升等,来年积分即归零。
3、评价
积分法是累计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六等黜陟法”
1、内容
清朝实施地方官学学生的定级考试制度,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
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则,五等降级,六等除名。
其基本特点是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或升或降。
2、评价
“六等黜陟法"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重要创新。把生员的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五、“监生历事”
1、内容
1372年,明初国子监实行“历事制”。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广]“先习吏事”,锻炼和考查其政务才能。历事期间,他们白天到各部广]值班,晚上则归宿国子监斋舍,温习功课。历事时间短则三月,长则一年。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
2、评价
"历事制”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
本文内容由学姐手动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以上就是有关【2024中国教育史考研高频考点:学校教育的改革】的相关介绍,23考研已经结束,24考研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开始备考了!登录高顿考研网站,查询海量考研常识、考研经验、择校择专、备考计划等考研干货,千万不要错过!
另外,学姐还为2024考研的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备考礼包,包括真题资料、心得经验、高分笔记、择校推荐等,免费名额数量有限,点击下方蓝色图片速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