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税务机关对上市公司的调查显示,营改增减税效应显著,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板市场挂牌企业纳税规模呈“小步快跑”特点,但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环境有待完善和融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应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以夯实税源。
北京市海淀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科教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吸引各类高端要素有效聚集,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上市公司数目位居全国各区县之首。本文以近5年海淀区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为分析对象,对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税收特点和存在问题等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总体情况
从证券市场的分布来看,海淀区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三板市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有475户纳税企业,包括:主板39户,中小板22户,创业板44户,三板370户。其中,2015年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84户,三板占据172户。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按主营业务行业分类,全区475家上市公司中,户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7户,批发和零售业120户,制造业99户。
从纳税贡献来看,2015年,全区475户上市公司占海淀区地税局全部户数的0.2%,但累计入库各项税费收入占海淀区税务机关完成各项税费收入的4.1%,累计入库区级收入占海淀区税务机关完成区级收入的4.9%。就主体税种而言,个人所得税入库27.13亿元,占各项税费收入的31.7%,为该区上市公司入库的*9大税种,较上年增幅68.9%,这主要由于股市行情带动上市公司股息分红、股权激励和股权转让的发生;就行业而言,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累计入库区级收入4.1亿元、3.9亿元,为该区上市公司中的前两大税源行业。
上市公司税收特点
三板市场挂牌企业纳税规模“小步快跑”。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在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然而,三板市场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纳税贡献不大,户数与税款增幅不成比例,2011年~2015年,在海淀区纳税的上市公司从136户增加到475户,增长2.5倍,入库的区级收入增幅为84.1%,在全区税务机关完成区级收入中的占比从3.7%上升到4.9%。但是,就新增企业的户均税款而言,从2012年的42.3万元升至2015年的221万元,呈现出“小步快跑”的递增态势。
营改增减税效应显著。2011年~2015年,海淀区上市公司的户数逐年递增,但纳税规模呈现出明显的“V”字形走势,于2013年到达谷底。2013年,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结构性减税效应显现,尤其对上市公司的减税效应更为显著,由此导致了税收形势整体偏紧。
2015年企业所得税受股市影响大幅增长。2011年~2014年,海淀区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规模为15.3亿元~17.5亿元,但2015年,上市公司的入库企业所得税达到27.1亿元,较上年增收11.2亿元,增幅70.4%,这主要由于股票市场的拉动作用及当年新增上市公司户数大幅上升。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海淀区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四大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库的区级收入占比呈逐年增加,批发和零售业保持稳定,制造业占比逐渐下降,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保持了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
存在的问题
A股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虽然整体拥有多元化的产业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但是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类公司目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结构问题。以海淀区为例,大型央企虽然收入规模大,但盈利水平较低,除税收贡献外,在创造就业机会和带动区域发展上还有待挖潜。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虽然逐年增多,税收贡献逐步增大,但单个企业的产业规模与收入水平还相对较小。二是发展环境问题。随着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高昂的办公成本对不少盈利能力一般的上市公司造成极大困扰,日益增加的运营成本成为许多企业选择搬离海淀区或在外地设立第二运营中心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板市场挂牌公司存在的问题。与A股上市公司动辄过10亿元的首次公开募集股票上市(IPO)案例相比,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的突出问题在于融资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投资者门槛相对较高,挂牌公司股权较为集中,以及根据《公司法》规定发行人持有的公司股份一年内不得转让等因素影响,挂牌企业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较差。
对策建议
鼓励兼并重组,夯实税源。鼓励上市公司与细分行业中的非上市优质公司强强联合,推动上市公司与中小企业(重点是三四板挂牌公司)、对弱势产业和企业、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促进三板挂牌公司通过横向并购迅速成长。可分层次采取不同引导政策加大对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包括通过并购投资奖励、贷款贴息、中介费用补贴的方式,推动三四板公司兼并重组;通过并购投资奖励、设立并购基金等,支持中小上市公司发展;通过设立并购基金等,支持龙头上市公司带头海外并购,实现跨越发展。例如,海淀区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建设相关工作,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同时,多措并举,做大做强梯次企业群,服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建立跟踪服务平台,加强纳税服务。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培育,及时协调解决公司在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国税、地税、金融办和统计等相关部门加大对上市公司服务力度,根据收入、投资、盈利和上市地点等指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为重点企业提供相应服务,做好营改增政策宣传推广。同时,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服务工作。重点关注正在加速成长的销售额十亿元到百亿元这个阶段的企业。将各板挂牌上市的企业,统一纳入重点企业的服务范围中。
完善金融中介服务,充分支持企业发展。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鼓励科技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充分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助推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推动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方式融资。探索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绩优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加强指导培训,促进规范经营。定期对上市公司召开相应的政策指导、研讨会议,听取上市公司对相关税收政策的需求和意见建议,总结和汇总新发布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可行性、实用性反馈,不断完善促进上市公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本文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王芳 田康 张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