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清华大学的校长邱勇在201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以“文理渗透,提升学术和人生境界”为主题的讲话。
 
因为其中的一些理念,如中西融汇、贯古通今、文理兼备等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意念,非常符合有国际化眼光、一流复合型人才的养成标准,一时之间成为热议。
 
邱勇的讲话中,提到跨文化交流对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性,特别举了两个人的例子:一个是清华超算队长裘捷中,另一个是苏世民书院的新生约翰·桑顿,他曾写过一部关于中国的小说。
 叫约翰·桑顿的有多牛
 
清华校长提到的这名桑顿,是名90后的美国作家,14岁在北京生活过一年,专业是英文翻译,拿过美国常青藤联赛的冠军,网球水准一流,曾因撰写过《美丽的国家》而名噪一时。
 
不过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有个同样叫约翰·桑顿的老爸,也是哈佛的历史系毕业,也同样和清华有渊源。更重要的是,他这位银行家的父亲正是鼎鼎大名的大投行高盛的前总裁。
 
桑顿同学的父亲1954年出生于纽约,出身来历不凡,天才学霸,名校收割机。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还是知名大投行高盛集团的前合伙人、亚洲区总裁、甚至首席运营官。
 
他先后就读过哈佛、牛津、耶鲁等超一流世界名校,在历史、法律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均有所建树。这些名校,任何一所拿出来,都足够震撼,更何况是身兼多所名校光环呢?
 
桑顿父子与清华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自己儿子成为清华的新生之前,他已受聘于清华,成为一名客座教授,并且主持清华EMBA的“全球领导力项目”。
 
可以说,老桑顿是那种多领域的通才,自己学的是人文学科,后来做了金融投资,最后又在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名校里求学任职,可以说是真正符合清华文理兼备、学贯中西的典型学者形象。
 
功勋卓著的霸道总裁
 
老桑顿来自于律师家族,但他并没有继承家人的衣钵,走上律政之路,而是慧眼独具,挑中了金融投资领域,加入久负盛名的高盛公司。
 
要知道,律师在美国社会地位极高,高薪的代名词,并且出了奥巴马等一批政要。桑顿弃家族传统优势行业律师也要奔向金融,可见他对投资的热情以及金融这个领域对一流人才的吸引程度了。
 
老桑顿履职高盛的并购部,伦敦办事处,后来成为亚洲区总裁,并一路坐到了高盛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位子。2003年他从高盛退休,一生职业生涯都与高盛挂钩。
 
从他的亚洲区总裁的头衔便可看出,他在国际业务的开拓方面,对高盛有巨大的贡献。从欧洲到亚洲市场的开拓,桑顿功不可没。
 
桑顿先生是非常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人,而且他是自己申请去伦敦等海外市场,非常有敢为人先的勇气。
 
可以说,没有桑顿在海外为高盛开疆拓土,高盛或许会成为美国本土一流的投行,但不会成为如今这个能够影响全世界的知名国际大投行。上阵父子兵
老桑顿在2003年从高盛退休之后,就受聘于清华,做了客座教授,这段经历也为儿子之后成为清华的新生埋下了伏笔。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更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有越来越多像桑顿父子这样的歪果仁开始知道中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甚至爱上中国。
虽然老桑顿自己是做投资银行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银行家,但他并没有强迫小桑顿一定要走上和他相同的道路。相反,小桑顿喜欢语言和文学,包括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他都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
“我父亲一直强调,在做选择时最重要的三件事是:责任心、勇气和同理心。责任心就是要努力;勇气则是要诚实,始终讲真话;而我父亲在事业上的成功,也让我深刻理解同理心原则——就是多站到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和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更容易形成共识。”小桑顿受银行家父亲的影响很深。

高顿研究院的Daniel指出,让孩子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许多中国家长给子女创造出一手包办式的人生或许不同,外国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独立的想法,有终生喜爱并且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要想活得精彩,不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就应该由自己来做命运的主宰。
正如小桑顿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的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长,试着去完善它,它可以使你从人群中闪耀,它更会使你变得非同一般。”
  ▎本文作者Alisa,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