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审计署获悉,中央高层对新一年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持续推进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持续发挥揭示防范风险功能等,这些都将是2017年审计工作重要的聚焦领域。”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16年1~11月,全国共审计近10万个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和专题报告17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避免损失3600多亿元,促进建立健全制度2500多项,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700多件,还协助查处了一批重特大案件。
相关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赋予了审计工作更多职能,审计工作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审计一手抓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一手抓揭示体制机制性问题,在促进政令畅通、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推动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新一年审计工作将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发展、改革、安全、绩效”为着力点,重点向五大关键方向发力。
发力点一:督促重大政策落实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2017年的审计工作将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作为审计机关的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
“审计中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更加注重反映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大任务完成情况。”刘家义说,“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情况,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从过去一年来的工作看,审计署按季度公布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公告,有力地促进了政令畅通。仅2016年第三季度,就审计了886个单位1142个项目有关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扶贫任务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涉企收费清理、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抽查资金3423.58亿元,涉及中央财政资金1057.66亿元,并对上半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
相关专家告诉本刊记者,2017年的跟踪审计将进一步深化,将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等,跟踪检查过剩行业去产能、重点地区去库存、重点企业去杠杆,以及简政放权推进、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落实、实体经济领域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情况。
与此紧密关联的财政审计方面,将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营改增政策效果、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促进预算安排更加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发力点二:重点关注跨境资本流动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此,刘家义强调,“2017年要在审计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注重反映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特别是防范资产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着力维护国家安全。”
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出发,金融审计将加强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运行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金融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信贷资金流向、信贷资产质量、跨市场资产管理等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情况,防范信贷资金“脱实向虚”和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负责人进一步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解析了2017年度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思路:
一方面,牢牢盯住金融风险易发高发的领域和环节,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作出预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重点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资本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要加强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腐败案件发生规律的剖析,坚持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查后果,推动建立完善制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发力点三:监督促进国企国资改革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相关专家介绍说,“中央对此明确要求,要重点关注企业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以及兼并重组、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风险管控和内部管理等情况。”
从2016年企业审计的情况看,全年共组织实施了20户中央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覆盖面较以往年度有了明显提升。总体看,企业审计在促进企业轻装上阵,推动深化改革、实现质量效益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但审计覆盖面仍旧相对有限。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2017年,企业审计将继续深化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积极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企业审计的覆盖面。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介绍,在加强国企国资审计的同时,为适应实施“走出去”等重大战略需要,将坚持境内外审计统筹规划、整体部署,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大对境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审计力度,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促进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要围绕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境外投资以及企业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国企国资走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不能留死角。”企业审计司负责人说。
发力点四:推动精准脱贫“落地生根”
在新一年的审计工作部署中,将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同时,重点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分配等情况,促进更好地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推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这其中,扶贫政策跟踪审计是重中之重。审计署农业审计司有关负责人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截至2016年10月,通过专项审计、跟踪审计等方式,审计署已对14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片区县)进行了审计。”
通过审计,揭示了一些地方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力、部分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部分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或被骗取套取、挪用侵占,部分扶贫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扶贫效果甚至形成损失浪费,以及个别单位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借机收费牟利加重贫困对象负担等问题。
无论是根据《“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要求,还是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的现实需要,都要求通过审计促进提高脱贫成效。该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围绕着提升审计成效,将从三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全国扶贫专项审计。组织驻地方派出机构和地方审计机关对中西部省份的部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片区县)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同时,要求省级审计机关在2017年实现对国定贫困县的审计全覆盖。
二是继续对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和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每季度向社会公告扶贫审计结果。坚持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收支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审计项目中,把扶贫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审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同步部署、同步审计、同步反映。
三是加强全国扶贫审计的指导和[*{c}*],及时总结和交流扶贫审计经验,研究扶贫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全国审计机关扶贫审计的整体合力,提高扶贫审计成效。
发力点五: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近年来为中央高度重视,中办、国办也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的资源环境审计中,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将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目前,审计署已组织了18个特派办和各省级审计机关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各省级审计机关也指导下级审计机关开展了审计试点工作。实践中,审计人员探索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审计相结合,形成审计合力。
与此同时,还加大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等情况进行核实;加强与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外部专家的工作联系,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对审计工作的意见。
“2017年将做好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和实践经验总结研究,更好地发挥资源环境审计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继续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积极推动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搞好对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
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司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将在总结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土地、矿产、森林、水等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审计操作指引,继续深化相关理论与实务研究。
作者: 王仁贵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