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使商业银行行为更长期化的是存款偏离度指标》这篇业界评论是高顿网校小编为您9月26日整理好的。
  存款偏离度指标是纠正银行非理性行为的外部监管手段,而从根本上说,银行需要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和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的目标,而不是短期激进、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乃至虚增规模的方式做大表面业绩。这需要外部评价方式的合理与一致性。
  银监会、财政部、央行日前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约束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意在通过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减少存款冲时点现象,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业的存款冲时点行为,实质上是零和博弈――整个银行业存款总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却因为对时点存款的竞争而徒增了银行业的经营成本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成本。那为什么银行如此热衷存款冲时点?根源在于它带给银行的利益足以覆盖上述成本。在以规模论排名的环境下,规模指标对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部投资者、监管机构看待银行的影响力和发展速度,都将规模指标视为重要依据,银行内部各家分行的“江湖地位”也将规模作为重要指标,这种内外部的指标导向决定了银行自上而下对时点存款的重视。由于监管机构存贷比监管指标以时点数据为主,因此银行为达到监管要求,会更重视时点指标。在这种内外部环境和存贷比要求下,银行在设计内部考核指标时,将分行时点存款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使分行有足够动力去冲击时点存款;而在我国银行业总―分―支行体制下,时点规模决定了分行、支行领导的位置和上升空间,任务指标层层加码,迫使客户经理在压力下不惜用各种手段拉存款。
  然而,目前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均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首先是7月银监会调整存贷比监管口径,允许稳定的负债资金替代存款的作用,实质上放松了银行的存贷比,弱化了时点存款的作用,因而银行月末存款冲时点的外部激励下降。其次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下,商业银行利差空间缩窄,利润增长难度加大,商业银行不再像以前那样“财大气粗”,必须衡量冲时点带来的经营成本、流动性成本的增加,因此有部分银行已开始主动弱化内部时点存款的考核,而以日均存款替代。从舆论导向看,各方对银行的观察也更加理性化,对时点规模的关注在弱化,而更在意银行的质量、效益、风险管理水平等可持续指标。而从大的外部环境看,我国经济已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向追求增长质量,从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新常态”,银行业自然也该与时俱进,与经济新常态接轨,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精细式增长,更注重修炼“内功”,转变过于看重时点规模的惯性思维。在上述外部宏观环境、存贷比监管放松、内部考评体系转变的三重因素下,针对存款冲时点的监管新规也就应运而生。
  当然,出台存款偏离度监管新规的直接推动力,是响应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是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知》中的存款偏离度指标和相应的处罚措施足以限制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的冲动,商业银行不能再走歪门邪道虚增存款,而不得不踏踏实实以服务和产品赢得客户获取存款,从长远看,这能促使银行更专注于主业经营,而不是耗费精力和成本去增加时点存款,这对银行业未必不是好事。监管新规有助于降低银行存款冲时点带来的成本,至于这对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有多大影响,其中又有多大程度能传导到企业融资成本,都还有待时间检验。
  除商业银行外,受影响*5的群体应是在季末时点利用信息和关系优势赚取高额利息的资金掮客和中介。但他们是制度的套利者,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贡献,反而由于他们的存在提高了银行竞争存款的成本。对于国家统计机构而言,新规的*5好处是避免季末存款数据虚高,尤其是M2指标与存款规模密切相关,因存款冲季末时点往往导致M2虚高,例如6月末冲时点,存款在7月回落,导致7月末M2较6月减少1.5万亿,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新规出台后,可以预料三季度末和年末的存款冲时点将显著减少,而且去年同期存在存款冲时点,因而在剔除数据“水分”后,三季度末和年末的M2同比增速将低于预期。
  实际上,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并不存在存贷比监管指标,且利率市场化已完成,理财产品与存款的转化现象较少,内部考评指标以股东利益*5化为目标,不会追求盲目做大规模而去让存款冲时点。只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市场、制度不尽完善,才会发生类似于存款冲时点的投机性监管套利行为。存款偏离度指标正是对商业银行这一行径的有效约束。对于监管新规,商业银行应积极看待,虽然短期会因被动调整而可能付出些额外成本,但长期而言对于整个银行业、对于银行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商业银行应改变传统的时点存款考核模式,不以规模论英雄,而是考核更为真实的日均存款,从根源上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在存款冲时点惯性的作用下,即使不考核时点存款,出于排名等因素分行仍有冲时点的冲动,存款偏离度也可能超标,因此在考核上还要实行负激励制度,惩罚过多对冲时点的行为,使存款偏离度达到监管要求。
  当然,存款偏离度只是纠正银行非理性行为的外部监管手段,长期来看银行需要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和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的目标,而不是短期激进、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乃至用存款冲时点虚增规模的方式做大表面业绩。当然,这需要外部评价方式的合理与一致性,而目前已透露的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金融央企高管的薪酬评价体系将更长期化,薪酬或部分转化为股权,这意味着高管行为将与股东利益更趋一致,会更注重长期经营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这或将从根本上减少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等之类的短期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光大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
  来源:上海证券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