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凸显出金融监管的不力。尽管信贷热潮引发政府高层官员的担忧,但金融监管部门未能缓解这一势头。
  中国证券和银行监管部门在抑制非传统银行贷款增长方面的无能为力与中国央行形成鲜明对比,央行已经成为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主力军。
  中国央行被认为相对具有改革思想,该行曾寻求通过策划三次钱荒——分别在去年6月份、10月份和12月份——来控制信贷,此举促使银行争抢现金,并推升了银行间拆借市场的短期利率。
  制造钱荒是抑制信贷热潮的直接举措,因为银行和影子银行一直是最积极的贷款机构,它们普遍依赖短期拆借来放贷。但问题在于通过策划一次钱荒——这是一个相对生硬的工具,但也是央行为数不多的工具之一——央行引发了对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担忧。
  钱荒导致利率上升,这可能会令经济增长放缓,并引发股市下跌。去年6月份,对钱荒的担忧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影响。中国国务院上个月向监管部门下发规定,要求央行和其他监管部门加强对非正规贷款的监管。该文件并不是要打击影子银行,而是暗示,领导层希望为经济保留一个关键信贷来源。但该文件提到了影子银行风险,这一风险被认为堪比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机前的次级债热潮。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见到了这份文件,该文件似乎是要解决央行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在监管影子银行活动方面存在差距的问题。记者寻求中国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就新规和监管部门抑制影子银行的努力置评,但未获回复。
  监管部门间存在差异并不罕见。在许多国家,监管机构都有不同的议程和影响力。在美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曾被指责在金融危机前监管松懈,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未能积极抑制信贷可能也是危机加剧的原因。
  在上个月的钱荒期间,12月23日基准七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飙升至8.94%,为6月21日触及9.29%以来的*6水平。
  由于银行通常需要为分期偿付长期债务而筹措短期现金,利率上升会限制影子银行的增长。鉴于短期融资成本增加,通过影子银行贷款的盈利水平将降低,潜在风险将加大。
  直到中国央行令市场相信其已经通过公开和隐蔽的流动性操作向金融体系注入了资金,中国的流动性紧张状况才得以缓解。
  尽管外界此前一直批评中国央行信贷收得太紧,这可能会冲击银行业并拖累整体经济发展,但分析师们认为,自去年夏天钱荒发生以来,其他监管机构显而易见的不作为削弱了中国央行举措的效力。
  过去3年,影子银行在中国蓬勃发展。鉴于中国政府逐渐收缩了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大规模放贷行为,现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转向影子银行寻求替代的融资来源。
  据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估计,在2010年至2012年传统银行收缩放贷规模期间,影子银行的未偿付贷款总额增长了一倍,至人民币36万亿元(约合5.95万亿美元)。批评人士认为,其中很多贷款都发放给了那些指望通过房价上涨来偿还债务的高风险借款人。这令人不禁想去了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当时高风险贷款的发放也是基于房价会一直上升的预期。然而之后房地产市场下滑,违约率飙升,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中国银行[-0.40% 资金 研报]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限制贷款方面做的不如中国央行。银监会最近一次发布新规是在去年3月份,当时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相对应。该方案还包含了大量技术性细节,要求银行披露最终使用这笔资金的相关单位以及目的,而且每个理财产品都必须进行审计。
  不过,贷款机构一直能够设法绕开这些规定,让人看起来它们似乎在和高质量借款人打交道,但实际上这些贷款都发放给了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等高风险借款人。
  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谈到银行利用漏洞绕开这些监管规定时表示,银监会一直试图控制这种情况,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新规出台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很可能要承担更多责任。这是因为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可以发行理财产品,而它们属于证监会管辖。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最热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