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3日早晨,高顿网校小编为您编辑了一篇业界评论文章:GQY视讯巨资购豪车的背后——郭施亮
在A股市场中,从来不缺乏奇葩的上市公司。近日,GQY视讯以高价购买一辆二手劳斯莱斯车辆的事件引发了不少争议。
在A股市场中,从来不缺乏奇葩的上市公司。近日,GQY视讯以高价购买一辆二手劳斯莱斯车辆的事件引发了不少争议。
据悉,10月20日晚间,GQY视讯董事会以全票通过的方式,计划以580万元的评估价,购买关联人袁向阳名下的一辆劳斯莱斯幻影SCAIS685车辆。然而,针对此次购买行动,公司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公司主营业务做好做强,同时也能够起到提升公司形象等目的。
购买车辆本来是一件平常事。但是,上市公司拟巨资购买董事旧车却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GQY视讯而言,580万元并非一笔小数目。根据该公司2013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仅为0.07元,净利润为744.68万元。显然,580万元的购车计划将占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的77%。由此可见,GQY视讯的此次购车行动确实值得质疑。
首先,一辆二手劳斯莱斯车辆如何让公司的主营业务做好做强?
从公司的主营业务分析,公司本次购车行动似乎与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无多大的关联。而该上市公司拟巨资购车,却显示出一种不务正业的意味。
不过,借助公司相关责任人的言语,却能够或多或少地透露出公司巨资购车的背后秘密。
据媒体报道,公司相关责任人针对此次购车行动有如下的答复,“公司目前的业务与政府和机关均有紧密的联系,希望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有高级一点的车辆。”
根据上述的话语,上市公司拟借助二手劳斯莱斯来提升自身的身价,进而强化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显然,此举也直接暴露出地方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
长期以来,在法治观念薄弱的环境下,“权大于法”的现象频繁出现。同时,政府也因权力过度垄断而间接加大了企业的发展成本。至此,企业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与政府打好关系。
从这一点分析,GQY视讯的购车行动也是其发展诉求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暴露出政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当繁杂。但是,仅仅依靠一辆二手劳斯莱斯就想与政府打好关系,从而让公司的主营业务做好做强,这确实有点天方夜谭。
其次,公司管理层决策随意,实质上是损害投资者切身利益的真实体现。
10月20日晚间,GQY视讯计划巨资购买公司董事的二手劳斯莱斯,且以董事会全票通过的方式实现。然而,时隔一天,即10月21日晚间,公司董事会同意取消原提交公司201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中《关于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前一天,公司公开表示,该举措将为公司提升形象、利于主营业务的做好做强,具有积极性的意义。随后,公司却因舆论的压力被迫取消巨资购车计划。显然,公司巨资购车的行动并不能经得住市场的质疑。而公司管理层的决策随意性,更暴露出公司发展的重大缺陷。
再者,公司买车,最终还是由股民来买单。但是,又是谁代表了股民的利益呢?
GQY视讯巨资购车,其明确是以自有资金的形式购买董事长老婆的二手劳斯莱斯。然而,就在此次购车行动的前一个月内,郭启寅、袁向阳夫妇就存在大幅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
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公司巨资购车的行动最终还是由股民来买单。
此外,在此次购车行动中,针对董事会全票通过,及独立董事们的一致认同行为,却引发了我们的反思。
不可否认,GQY视讯的此次购车行动充满了疑点。而且,公司以巨资购买董事二手车的行为也难以经得起市场的质疑。不过,作为公司的独立董事们为何却轻易表决此次的购车行动呢?
通过此次事件,GQY视讯的独立董事并没有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更无法保障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此,独立董事更像是一种摆设,同时也暴露出其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紧密的利益关系。
最后,GQY视讯作为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该公司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暴露出我国创业板市场中的诸多缺陷。
其中,针对今年9月底GQY视讯实际控制人的大肆减持套现行动,实际上也从某种程度上深刻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无心经营企业,却借助各种手段来牟取暴利的现象。
近两年,GQY视讯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且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业绩亏损的局面。然而,在公司发展前景不大明朗的前提下,今年9月23日至25日间,公司实际控制人却出现大举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实际控制人大举减持公司股份前两周的时间内,GQY视讯却出现了股价加速上涨的走势,期间累计*5涨幅超过30%。然而,同期创业板市场的表现并不显眼,期间*5涨幅仅有1%。
随着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也最终满足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大举减持公司股份的目的。
多年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沦为“造富板”。同时,多位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也因减持套现而实现“一夜暴富”的目标。
综上所述,笔者郭施亮认为,虽说公司最终取消了巨资购车的行动,但是GQY视讯狠砸钱的计划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长期以来,不少企业借助各种手段实现上市的目的,但是其上市的最终诉求却是完成“一夜暴富”的目标,并非踏踏实实地经营好自己的企业。而在我国违规成本极度低廉的大环境下,企业上市就是为了“捞钱”,并无需对投资者负责任,更不用给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了。显然,这确实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悲哀,管理层也该到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
热门资讯
-
IPO财务核查效力有多大 堰塞湖仍有压力 高顿教育 2023-06-07 10:08:37
-
CPA考试可以自学吗?怎么学? 高顿教育 2022-05-29 09:06:25
-
2022年的税务师教材什么时候可以购买 高顿教育 2022-01-26 09:24:41
-
大数据应用促税务稽查提质增效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7:03
-
国家税务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万亿元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