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高顿网校小编在11月14日整理出来的业界评论的新闻是:智库型研究的结果——易纲
评《中国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博弈》一书四大特点
评《中国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博弈》一书四大特点
自2008年G20领导人峰会机制诞生起,G20未来应如何发展、中国应如何深度参与G20等一系列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这本《中国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博弈》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G20产生的背景、中国参与G20的情况、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对中国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这是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比较少有的一部研究著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概括起来,本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9,源于实践、有所提炼
该书作者及其团队多年在国际经济金融与外交舞台工作,具有丰富的*9线的实践经验。书中有条不紊地梳理出G20的发展脉络,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G20的历史变迁并感知未来发展方向,这些务实清晰的叙述和分析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书中提及从最初的G5,到G7、G8的盛极一时,再到G8+5的出现,最终发展到G20,由若干国家组成的非正式国家集团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全球经济治理中方兴未艾。其中,国家集团的形式(G)是恒量,而由哪些国家参与(n)以及以何种方式参与(例如需不需要以“+”的方式参与)是变量。这反映了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特点。
不仅G20如此,东盟“10+1”、“10+3”、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G_n模式。我们对G_n模式的复杂性和运作规律的认知程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该书解剖的G_n模式对我们今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第二,视角独特、多维分析
该书把对G20的分析纳入一个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的多维框架。文化是其中一个独特的视角。作者从西方有代表性的思维模式中寻找理解对手和破题的思路。本书强调应重视国际经济和金融关系背后的文化因素,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与G20诸成员国的博弈之道。文化圈与经济圈往往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政治、军事同盟关系却可能冲破文化圈的划分,被冲破的文化圈必然属于弱势方,而整合在一起的文化圈往往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倍增器。文化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共同文化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经贸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作者是在总结自己的工作实践:“通过分析各国的文化传统,可能会在复杂的对手方发现潜在的伙伴,在对手之间发现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力量,因此能够辩证、发展地看问题。”作者进一步提出“超越G20拓展更多的利益共同体”。从文化或文明角度考量G20是本书的第二大特点,也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研究领域一个大胆的开拓。
第三,实事求是、系统梳理
作者将G20成员之间经济金融关系的分析建立在系统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并进一步将G20涉及到的议题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主动提出对我有利的议题,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多边发展机构增资、能源、粮食与大宗商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促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二是积极参与对我国有益的议题,如金融监管体系规则的国际制定。三是妥善应对我国处于弱势的议题,如竞争中性原则和气候变化融资等。这一归纳研究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梳理和深入理解中国在不同议题上的国家利益并探讨应对之策。
第四,立意高远、爱国自省
作者认为,中国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国特征,又处处显现发展中国家的种种特点。以此为出发点,作者提出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时应有“由内而外、内外兼修、内圣外王”的理念,强调在与其他国家博弈时要有“立意高远、见贤思齐”的眼光和胸怀。与此同时,本书的观点是比较平衡的,强调“对自己的经验多沟通、多介绍,丰富国际社会对有关重大议题的认识,提高国际规则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应避免因国力相对提高而盲目自大和得意,无端招引不必要的反感和戒备,永远保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态度。”
本书每一章都有让人思考的地方,从翔实的图表分析中也可以窥见作者为此书付出的艰辛。其实,我认为本书*5的特点是体现了一个相对独立、超脱部门利益、客观和前瞻的智库型研究,这是未来中国所需要的。读者未必同意其中所有分析和观点,但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有利于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在不同观点的比较和碰撞中找到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多成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本文系《中国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博弈》序言,题目系编者所加)
同期推荐
《制度的选择》
张五常著
中信出版社
《权力掮客》
希恩著樊智强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投资者的敌人》
朱宁著
中信出版社
《重新发现中国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来源:*9财经日报
来源:*9财经日报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
热门资讯
-
IPO财务核查效力有多大 堰塞湖仍有压力 高顿教育 2023-06-07 10:08:37
-
CPA考试可以自学吗?怎么学? 高顿教育 2022-05-29 09:06:25
-
2022年的税务师教材什么时候可以购买 高顿教育 2022-01-26 09:24:41
-
大数据应用促税务稽查提质增效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7:03
-
国家税务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万亿元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5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