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各省上半年经济在困境中稳健运行,经济总量较大的内蒙古和陕西经济增速分别达到12%和13%,甘肃未公布经济总量,但经济增速最快达13.6%,青海GDP同比增长12.3%,宁夏和新疆相对趋缓,分别为11.5%和10.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北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形势高度关联,作为全国能源支撑和接续地,在需求减弱、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落,部分省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下降幅度也较大。在稳增长的同时,各省结构转型任重道远。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上半年,内蒙古全区完成GDP6673.15亿元,*9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从产品看,煤化工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合成氨产量达64.54万吨,同比增长92.5%;而平板玻璃、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53.8%和0.5%。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支撑内蒙古经济的能源、冶金等主导产业市场需求减弱,全区经济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工业产品销售率以及煤炭、钢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持续下降,导致企业利润有所回落。

  陕西省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幅较大,增长率为15.1%。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光介绍说,陕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预期方向平稳较快发展。投资为陕西的经济增长贡献不少,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为5005.13亿元,而且民间投资快速增加,达到2201.04亿元。但应该看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降幅度大,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同比下降58%,节能环保产业下降30%,主要是因为在国际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国内应用市场没有有效启动。

  新疆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1.04亿元,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入高速增长的特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5.8亿元,增长33.7%。其中,民生类工程投资42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4%;涉及安居富民工程、抗震安居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69.20亿元,教育投资29.88亿元。

  上半年宁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亿元,受国际环境影响,对外贸易进出口下降幅度逐月收窄。该区统计局副局长徐秀梅说,近期全球三大经济体消费者信心低迷,贸易增长继续放缓,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内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出现放缓;全区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青海省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7.5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98.54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71.25亿元,增长11%。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其上半年工业增速有所回落;但通过加大藏区惠民投资力度、民间投资比重提高等措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速均保持在35%以上。

  上半年甘肃省经济增速保持13.6%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7%,增幅居全国第二;在国家信贷收缩的情况下,全省信贷投放量突破6000亿元。1-5月份,甘肃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4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出口总值24.18亿美元,增长99.66%,是近7年来出口总值首次超过进口,产业和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
 

  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

  综上分析,西北各省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工业特别是煤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大幅回落。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工业投资增速均下滑,重大项目进展不太理想。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时,要把目标放在引导企业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并出台政策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而在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比如推进电网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土地政策等。呼吁中央财政性投资优先向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

  现阶段,各省区需要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资金成本不断走高。在货币政策执行中,针对西部经济发展加快的实际情况,可以扩大西部省份贷款规模,支持金融业加快发展,给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通过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落实主体功能区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支持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目前,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已经在建设中,还应争取中央对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内陆开放区的特殊支持,启动保税区建设,严格产业准入政策,提高产业承接质量,加快沿边的开放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