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振心谈到了新常态下宏观政策转型的逻辑,这篇1月26日礼拜一*7出来的业界评论请尽快看完哦,因为我们还有更多的业界评论的文章等着你哦。
  “经济新常态”原是指世界经济在危机后的一个恢复时期,中国经济新常态借用了这一概念,却具有不同的涵义,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常态,即经济上的稳态,是一个长期概念;二是新,即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区别于旧常态,是一个新的稳态。
  一、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运行态势
  根据经济学分析框架,供给是决定长期经济产出的根本性因素,需求是引起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新常态是经济长期供给面的变化引起的,是一个新的经济长周期,这是基本趋势,总需求导致出现经济波动短周期,这些短期趋势在长周期的范围内,共同勾画出经济新常态下的走势。
  从增长速度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主要基于长期供给面的变化:一是“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直到2030年期间,我国劳动力供给在逐步减少;二是技术的“后发优势”逐渐消失,社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大大提高;三是资本的边际递减规律,我国公共投资的外溢效应不如以前。我国当前经济增速出现了超调,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供给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基于以下经济状况:其一、我国经济产能过剩具有普遍性,范围从钢铁、水泥等扩大到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二、结构性失业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大学生就业难突出;其三、经济存在着明显的通货紧缩压力,PPI数据30多个月来一直为负值。我国经济产能利用率不到80%,表明经济中还存在闲置的资源,潜在增长率没有完全发挥,产出缺口较大。因此,我们预计经济新常态下的正常增长率应当高于当前水平,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速,在7.4%至9.8%这样一个区间范围内取值。
  从发展阶段看,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率不会是一条水平线,需求的变化将会引起经济的短期波动,在新常态的长周期内,预计发展将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调整期、恢复期和稳定期。调整期相对较长,当前正处在这一时期,经济要承受长期总供给下降与短期总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产能过剩严重,企业去库存的压力较大,经济增长率会快速下降。经过深度调整后,经济新常态进入了恢复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经济走向再平衡,杠杆率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上升,这一时期经济增速会缓慢上升,直至经济中的闲置资源被基本利用。经过较短时间的恢复后,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稳定期,宏观经济面保持均衡,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这个稳定的增长率明显低于经济旧常态的增长率,这一时期将保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我们判断,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总体上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企稳的基本走势。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和环境分析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宏观政策的空间和环境。
  *9、负债率和货币化率高企,政策空间减小。从财政政策看,我国政府负债水平不断攀升,全国存量政府性债务超20.6万亿,占GDP比重达到53.5%,直逼60%的国际控制标准,在建工程还需要后续融资,债务规模还将扩大。如果加上社会保障方面的硬缺口,按照2.2万亿估算,加上各种政策性挂账需要消化,实际上财政政策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么乐观。从货币政策看,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投放不受约束,央行成立后三十年内,M2的数据增长了267倍,M2/GDP的比率已经达到了194%,大大高于世界水平。虽然我国的货币投放暂时没有带来通货膨胀的严重后果,但是这“中国货币迷失之谜”一天得不到正确的解答,这把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随时可能会掉下来,突发性通胀的危险时刻存在,货币政策回旋的余地也有限。
  第二、大国政策博弈加剧,政策环境转变。随着世界经济金融深度融合,各国宏观政策的相互影响空前加大,大国之间的政策博弈不可避免,集中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领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中国经济高增长率与高利率水平,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导致了流动性过剩,央行被迫采取发行央票、提高准备金率来进行抑制。时隔数载,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QE,资本回流美国,造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紧张,2013年突然爆发了钱荒,仅两个月时间外汇储备减少656.8亿元,资金价格大幅攀高,最后央行被迫干预,扩大基础货币供应。大国之间的政策博弈导致了资本流动对市场的冲击,给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宏观风险不断累积,政策压力加大。扩张性政策短期内能迅速结束经济的衰退,但也会给经济的复苏带来更大的隐患和风险。前期四万亿的一揽子政府投资计划,带动了近10万亿的金融资本投入,社会杠杆率急剧放大,政府资产负债表失衡,在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情况下,这些风险已逐渐显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经济下滑导致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较低的物价水平导致实际利率偏高,政府性债务负担沉重,一些负债率高的地区很容易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局部危机的概率增大。二是银行信贷质量的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公共投入低效问题暴露,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幅攀升,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在增加。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造成了我国宏观调控困局。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新趋势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宏观管理当局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从侧重需求管理向侧重供给管理转变。我国宏观政策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管理,一旦经济出现大的下滑,国家就会启动扩张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部门投资,再配合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企业部门增加杠杆,支持政府扩大融资,这样虽然短期内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迅速地提振经济,但也积累了供给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在经济新常态下表现更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在财政政策方面,可实施税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支持创业等等;在货币政策方面,可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加快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建立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等等。这些措施旨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解决我国经济供给面上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是从侧重短期平衡向侧重长期稳态转变。在旧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注重于对经济短周期进行调控,虽然抑制了短期波动,但在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尚不充分,政府的频繁干预挤压了市场空间,抑制了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使一些长期性的问题更加突出。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一味地大量投放货币实际上无助于改善长期经济增长绩效。货币政策上央行今年设计的“利率走廊”的新机制,就是避免对经济的频繁干预,侧重对经济的长期调节。财政政策上,编制预算中长期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保持宏观政策的平稳性。
  三是从侧重总量调控向侧重结构调控转变。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调总量,财政政策调结构。由于旧的体制因素制约,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总量调控虽然能改变经济基本面,但难以矫正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实现经济再平衡的问题更加紧迫。宏观管理当局近期实施的“定向降准”、加强存贷比弹性等一系列的动作,实施精准调控,定向调控,对货币政策总量工具进行结构化运用。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调整收支结构,收入上实施税制改革,清理支出挂钩事项,加大民生投入,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宏观调控新框架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是依靠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的,包括了相关的法律、规章和管理办法,这个制度体系是宏观调控的基础,比政策操作更为重要。虽然我国宏观政策操作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还比较零散,没有成制度、成体系。必须对原有政策框架进行系统性新构,释放制度红利,增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
  一要以改革思维统筹目标方向。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偏好“双松”和“双紧”的政策搭配,很容易走进“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目标已不单是速度的问题,而是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充分就业目标面临的问题已经转变为结构性问题,不再是总量问题,各个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对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也要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把握调控的方向和重点,慎用同向的政策搭配,防止过度干预。
  二要以治理思维建立决策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是政策成功实施的起点。我国目前的政策决策不科学、不透明、不开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货币政策来看,与美联储决策强调分权和辩论相比,我国决策还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过程,在决策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吸收社会相关方面的意见,虽然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但仅限于咨询,且成员大多是政府官员,在货币决策过程中作用十分有限。财政政策决策则没有成立任何正式的咨询机构,虽然各级人代会对政府预算具有决定和监督作用,但只是停留在总预算层面。必须切实加强各界对政策决策的参与度,使决策反映社会总体的共同意愿。
  三要以市场思维重塑传导机制。宏观政策传导是一个漫长的链条,政策要发挥作用,出台措施只是起点,最终要通过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改变来实现政策的意图,从实践看,我国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完善、传导机制并不顺畅,导致政策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从货币政策上看,存在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从财政政策来看,存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以市场化为方向,重整经济秩序,理顺各种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在财政政策上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减少财政对竞争性领域的干预,回归公共属性。在货币政策上要着力构建以资金价格为主的传导机制,打破金融业垄断,切实打通政策的传导通道。
  四要以创新思维丰富政策工具箱。政策工具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沿袭原来的工具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的需要,需要构建新的政策工具箱。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工具,完善政策工具箱。
  (作者系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