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财经题库
  以下则是高顿网校的小编在3月5日礼拜四为您精心编辑的一篇业界评论——不执着谈及治理雾霾必须要做的三件大事,请认真阅读。
  就在两会前夕,柴静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于周六首发,引发业内热议。103分钟的视频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几大问题。这次关于我国雾霾现状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的雾霾调查”。
  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被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大加赞赏,并称其行为值得敬佩。陈吉宁将该纪录片和环保史上有名书籍《寂静的春天》相比,该书由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在1962年出版,唤起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纵观《穹顶之下》这部雾霾纪录片,它全面剖析了“雾霾从哪儿来”的问题:我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用煤量的总和。车辆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两大挑战。
  其实,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发展之时,也同样面对快速工业化、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品质低标准等空气污染问题。19世纪开始,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为摘掉“雾都”的帽子,英国政府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而到了1995年之后,伦敦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那么英国人如何做到去雾霾的呢?
  首先,出台相关法律,做到治理空气污染有法可依。伦敦烟雾事件”催生了世界上*9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英国政府委托休·毕佛爵士撰写了空气污染调查报告。政府之后起草的法案经议会批准,于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伦敦治雾霾才真正见效。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再者,将工厂搬出伦敦城区,要求城市居民减少煤炭用量,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英国政府规定,工业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其中还包括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使居民生活逐步天然气化。
  最后,对不达标的地区,强制规定限期达标。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在《穹顶之下》片中告诉我们,发生过“大烟雾事件”的伦敦当时的污染比当下中国更严重,但在治理污染的前20年,空气中的污染物便下降了80%。而对于中国来说,空气污染并非不可治愈,而是能否痛下决心,将国内治霾问题进行到底,还民众一个洁净的蓝天。那么中国政府该如何治霾呢?
  其一,淘汰落的的工业产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淘汰落后产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然而,淘汰落后产能并非易事,在淘汰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风险,例如,产业和产品可能出现断档、地方经济增长可能失速,进而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企业和地方债务增加、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下降、就业岗位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
  特别是就业问题,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如果新的接续产业不能同步发展起来,必然会出现部分企业破产,部分企业的产量下降,部分企业的效益下降,部分创业者在这些产业领域中却步,由此导致短期就业岗位减少,下岗人员增加。这也是地方淘汰落后产能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所以淘汰落后工业产能,需要决策者通盘布局,缓慢推进的一个过程。
  其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乃当务之急。中国的PM2.5,大约2/3来自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其实煤炭和石油本身并不意味着污染,煤炭消耗量大,目前每年已经接近40亿吨,而且还劣质,缺乏清洁的同时又缺乏控制措施。
  如果能够将分散燃烧的煤炭改为集中燃烧,提高煤炭发电的比重,特别是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燃煤火电机组,燃煤排放至少减少2/3。如果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企业都能关停并转,产能转向治污能力和效率更加优先的大型企业,如果汽车排污装置和油品全部达到国四的标准,毫无疑问,治霾难度将大大降低。
  其三,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燃油的比重,逐步向天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发展。中国应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进程,能源结构应进一步优化。资料显示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1.1%,煤炭比重下降至64.2%。而笔者认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还有大幅提高的空间,治理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可否认,治理环境污染会暂时牺牲一些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为了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这个代价还是值得付出的。就像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那样,治理环境污染并非一朝一夕之工程,而且需要社会各界长期努力。对于中国的治霾来言,去产能化、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是治理空气污染的三大工作重心。雾霾并非不可治,而是看政府是否肯下这个决心。
  来源:网易财经

  高顿网校精彩推荐:

  2015年“全国两会”财经新闻报道

  高顿网校:盘点年度十大国际财经重大事件

  高顿网校:盘点年度十大国内财经重大事件

  2015年1月-12月财会考试月历

  2015公务员工资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