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我一次,算你狠;骗我两次,是我蠢》,这样的标题不是知音体,而是发生在一位海外投行分析师对于上市公司兖州煤业的分析报告中。
  兖州煤业近期公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384.54亿元,同比下跌21.63%;净利润13.8亿元,同比跌近29%。但三季度兖州煤业净利润达到7.44亿元,环比增长80%。可是,海外投行分析师对此表示强烈质疑,通过调整资本公积金,兖州煤业为今年前三季度“创造”了10亿元营收,但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该公司将录得大幅亏损,而不是盈利。
  “黑天鹅”曾经是欧洲人言谈与写作中的惯用语,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生活中,随机性随处可见,在资本市场也是一样。即便是这位精于算计的投行分析师,也被A股频出的“黑天鹅”摆了一道。
  围绕着兖州煤业业绩报告是否有诈的争议还在持续。但是,上市公司业绩“忽而高涨,忽而暴跌”并非孤例。这些年来,上市公司业绩频繁“变脸”,有的从之前一直高喊的“盈利前景预期良好”,到给出底牌后,却是忽现“黑天鹅”,业绩惨不忍睹,有的则是之前长期处于业绩亏损状态,一夜之间却中“六合彩”似的就实现了利润大逆转。
  比如2013年1月,16家上市公司相继下调了业绩预期,业绩地雷集体启动,投资者大呼“坑爹”。其中辽通化工发布2012年业绩修正预告,将2011年10月末预期的全年盈利额1亿-2亿元的利润极度缩水成1000万至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62%-98.81%。在2014年,九安医疗在当年2月底给投资者的信息都是公司处于微盈利状态。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公司业绩忽然发生“质变”,由此前的下滑16%变为下滑约为219%。
  被“海水冲走”的獐子岛扇贝更是令人难忘,然而在刚刚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中,这家巨亏的公司又神奇地宣布实现扭亏为盈,其理由包括营业外收入“节节高”、同时还巧用财技,通过折旧期限延长的财务变更,为最终的账面收益做出重要贡献。
  “来路不明”的收入增长,所谓的财务包装手法,以及勾勒未来愿景的“讲故事”,几乎是当下众多上市公司业绩随意“变脸”的杀手锏。回到兖州煤业,通过对专项储备的透支,大幅度裁员以及资本公积金削减,而填充账面利润,无助于业绩的真实改善。上周五,兖州煤业收盘价下跌3.87%,说明看上去很美的业绩报告也骗不了久经考验的投资市场。
  曾几何时,确实有为数不少的投资者并不关心上市公司业绩,甚至反向操作,越是业绩差、随意“变脸”的上市公司越是他们眼中的“价值洼地”。而某些上市公司,则通过财报业绩的左右挪移,一次又一次忽悠市场和投资者。
  对于这些动辄“变脸”的上市公司,仅仅是市场用脚投票并不足够,监管层如何对此类业绩“反复”现象加大监管力度,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为公开透明,让“骗”了专业分析师和广大股民的獐子岛、兖州煤业,付出高昂的失信成本,才是遏制此类恶习屡教不改的根本所在。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