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作为职业投资者,对于目前的现场有着独特的见解。
  来源: 郑州晚报(郑州)
  日前,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证监会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这一部署暴露出目前A股市场面临的两难困窘。
  依此节奏,一年的新股发行数量可能只有170家左右(今年只有150家左右)。这样的新股发行数量较之于前几年新股正常发行时的IPO节奏确实明显放缓。这不仅不能实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标,而且直接融资比重也会因此而下降。
  不仅如此,证监会制定的“研究在创业板建立单独层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这一条款,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是打通了新三板与创业板之间的转板通道。不过,如果按照100家发股计划的IPO节奏,转板通道即便开通,也基本处于堵塞状态。
  与此同时,新股发审目前还在受理新的发行人提交的IPO申请,而这些新受理的IPO公司排队日期更是旷日持久。
  其实,从股市支持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管理层也是希望通过多发股来支持各行各业各地方的经济发展。但面对新股发行节奏的放缓,这些“支持”可能也被客观条件打折扣。
  可以说,在目前中国股市为融资者服务这一基本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作为股市的管理者来说,总是希望从股市里更多地实现融资,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中国股市的现状来说,继续大规模地从疲惫不堪的A股市场身上获取资金,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股市放缓新股发行的节奏,这既是目前A股市场所面临的困窘,也是一种现实选择。
  如何打破A股市场所面临的这种困窘?这显然是股市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味地加快新股发行节奏,只会使股市更加低迷甚至走向崩溃,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提振股市,增加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才是加快新股发行节奏的最根本做法。但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管理层能直面股市的根本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否则,股市就只能如当前这般深陷在投资者与融资者“双输”的泥潭里,并越陷越深,哪怕管理者有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最终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放缓新股发行节奏,直到叫停新股发行。
  皮海洲(独立财经评论员,职业投资者)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