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知识点串讲:缺口分析法
  缺口分析法被普遍认为是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较好方法,在各国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缺口分析法针对未来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现金流入)和到期负债(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即流动性缺口,以判断商业银行在不同时段内的流动性是否充足。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时段内虽没到期,但可以不受损失或承担较少损失就能出售的资产应当被计入到期资产。为了准确计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融资缺口),需要对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的未来现金流进行全面分析。
  商业银行通常将特定时段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平均存款作为核心资金,为贷款提供融资来源。
  商业银行在未来特定时段内的贷款平均额和核心存款平均额之间的差额构成了融资缺口,即:
  融资缺口=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
  如果缺口为正,商业银行通常需要出售流动性资产或在资金市场进行融资,即:
  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十借入资金
  合并上述两个公式可得:
  借入资金(流动性需求)=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
  =(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流动性资产
  由此可得,商业银行在特定时段内需要借入的资金规模(流动性需求)是由一定水平的核心存款、发放的贷款,以及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决定的。融资缺口扩大可能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增加,贷款因客户增加而上升。例如,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一方面吸引客户大量提取银行存款用于购买房产,另一方面发放的房地产项目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显著增加。其结果是虽然利息收入显著增长,但银行短期可用资金大幅下降,造成短期流动性紧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行业经过一定的发展和繁荣期后,都必然回归理性甚至进入衰退期,此时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售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或转向资金市场借入资金来缓解流动性压力。但随着借入资金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资金市场的债权方将愈加关注该商业银行的信用质量和风险水平,其结果可能导致该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显著上升,可获得的融资额度明显下降,所发行的各类有价证券迅速贬值。如果市场状况持续恶化,最终将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危机,直至破产清算。如果这种流动性危机无法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进一步恶化,将引发连锁反应而形成系统性风险,危及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安全。
  通常,采取积极缺口管理策略的商业银行,其缺口分析的时间序列相对短暂,特别是借助现代化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先进银行可以将资产负债缺口分析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到每一天。我国商业银行则普遍重视未来4-5个星期时段内的流动性缺口分析与管理。
  一般而言,活跃在短期货币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集到资金弥补其资金缺口的商业银行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序列;而活跃在长期资产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时间序列。

  高顿网校温馨提醒

  201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备考阶段正在火热进行,请考生们做好应考准备。为了方便考生们复习,建议考生去高顿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网课频道免费试听,配合练习银行从业资格试题库,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且可以训练自己的答题技巧。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精彩推荐:

  201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高分秘籍

  2015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考点专项训练

  201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常见问题汇总

  201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招生专题

  201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新手指南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