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一门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社会科学。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报考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高顿小编整理了一批社会工作考研知识点,本文主要分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考研名词解析的详细内容。
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概念
  马斯洛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所提出的理论。
  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需求)。1943年马斯洛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2、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关系: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比较晚,婴儿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自我实现需要在成人后出现;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和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3、低级需要直接关系个体的生存,也叫缺失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直接危及生命;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是满足这种需要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所以叫做生长需要。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复杂,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等。
  4、马斯洛看到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区别,他后来澄清说,满足需求不是"全有或全无"的现象,他承认,他先前的陈述可能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即在下一个需求出现之前,必须百分之百地满足需求"。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的满足就可以了。
  5、个体对需要的追求有所不同,有的对自尊的需要超过对爱和归属的需要。
  本文内容整理自《社会工作概论》等参考书籍及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考研专业课】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考研考试频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