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学考研的重要科目,想要报考教育学硕士的同学们必须认真复习。为了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考点,充分复习备考,取得更满意的成绩,学姐整理出了2024教育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操作技能,快来复习吧!
2024教育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操作技能
  一、类型
  1.根据肌肉运动强度和动作精细程度的不同:
  细微型操作技能(小肌肉群,如写字)VS粗放型操作技能(大肌肉群,如跑步)。
  2.根据操作的连续性的不同(有无明显的开端和终点):
  连续性操作技能(一系列的连续动作,不可分割,如骑车游泳说话唱歌)VS断续性操作技能(不连续的,相互独立,如倒水下棋打字射击)
  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
  闭合型操作技能(依赖于机体自身的反馈信息,如舞蹈体操)VS开放型操作技能(如高尔夫球网球)
  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
  徒手型操作技能(无需器械,太极拳)VS器械型操作技能(操作器械,击剑)
  二、形成过程
  1.菲茨和波斯纳:四阶段模型
  (1)认知阶段:练习者将组成某种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到头脑中,从而形成动作映像,即了解、领会基本程序和基本动作。
  (2)分解阶段:对各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合并或组块以形成更大的学习单位,学习者的注意力已从认知转向动作,逐渐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组织和协调。
  (3)联系定位阶段: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是从模仿到熟练的过渡阶段,为熟练活动的形成打下基础,这时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形成连续的动作,也就是视觉化,是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几乎不用意识。
  (4)自动化阶段。
  2.冯忠良:四阶段
  (1)操作的定向阶段:建立定向映像
  (2)操作的模仿阶段:实际动作
  (3)操作的整合阶段:一方面,动作水平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另一方面,学生对董总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即视觉动作逐渐让步于动觉的肢体体验,是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从模仿到熟练的过渡阶段,为熟练的形成打下基础。
  (4)操作的熟练阶段:自动化、系统化、概括化。
  三、培养方法/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1)示范者的身份和示范的准确性和给予时间很重要;讲解要突出重点,言语简洁概括;示范与讲解结合。
  (2)掌握相关知识。
  (3)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
  (4)形成正确的动作印象;
  (5)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在练习过程中技能进步情况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练习曲线即在连续多次的练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第一,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效果越好;第二,所需时间越少;第三,练习中的错误越少。
  (2)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1】含义: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即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在高原期之后,练习曲线又会上升,即表示练习成绩又可以有所进步。
  【2】原因:
  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在没有完成这种改造之前,练习成绩只会处于停顿甚至暂时下降的状态。
  第二,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或者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现象。(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1】含义:练习不稳定,时而提高时而下降时而停顿
  【2】原因:客观原因有所变化,如学习环境的改变;客观条件有所变化,如学习兴趣下降。
  (4)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
  (5)练习方式:身体练习与心理练习相结合;过度练习是必要的,但也不可过于过度,这样会浪费时间、影响兴趣等。
  (6)练习时间: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7)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相结合。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1)内部反馈(固有):操作者自身提供的感觉系统的反馈
  (2)外部反馈(增补):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本文内容由学姐手动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以上就是有关【2024教育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操作技能】的相关介绍,23考研已经结束,24考研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开始备考了!登录高顿考研网站,查询海量考研常识、考研经验、择校择专、备考计划等考研干货,千万不要错过!
  另外,学姐还为2024考研的同学们准备了免费的上岸礼包,包括各类考研真题及资料,点击下方蓝色卡片即可领取,手慢无!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