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德勤已经呆了四年的“老”员工,我特别反感一个说法:
找工作,我要拿“四大”保底。
学会计、金融,[*{6}*]“四大”,这个观念,多年来一直不曾变过。而其中很多人进“四大”的直接原因便是:我没得选,才来的“四大”。
讲真,每年给“四大”大唱赞歌的不在少数,但抱怨“四大”苦逼的声音也比比皆是。
 
比“四大”好的去处究竟有哪些?
作为一个在企业工作过两年又跳到“四大”的审计人,综合权衡了一下,其实,总体而言,“四大”还是不错的。
从一定程度上讲,比“四大”好的去处已然不多了。尤其是对想要进入财务分析、财务咨询、投资并购等领域,却苦于没有经验的应届生来说,我敢说,a1的平台,除了“四大”,真的很难找出第二个了。
工作好不不好,就像鞋合不合脚,关键还是要看个人。你找工作要考虑行业、公司、岗位、发展前景等,买鞋则要看品牌、材质、大小,以及它的价位是否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你觉得“四大”不够好,其他企业更为有发展前景。首先,你得进得了那个门槛,才能有话语权。
刚听了一个笑话:找工作,我要拿“四大”保底!
清明节回家祭祖,餐桌上提到了我一个外甥的就业问题。
他今年大四,金融专业出身,学校是上海一所综合类211院校,成绩一般。CFA就不提了,大三问家里要了几万去高顿报了个ACCA班,到现在还有好几门没考。本来还想说点什么,提个建议。在他撂下了那句:实在不行,我就去“四大”攒个经验再跳槽好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拿“四大”保底?听完这话,我就默默端起茶杯,耐心当起了看客,一直沉默到饭局的结束。
我见过不少想要拿“四大”保底,最终却“四大皆空”的人。之前参与过几次面试,听着对面的人侃侃而谈,自己想进顶级投行,先来“四大”攒个经验等,就已经直接给对面的那位,判了无期。
既然觉得“四大”不够好,那为什么要来“四大”?攒个经验,哪里都可以攒?“四大”也不缺你这一个。
这抱着这种心态工作的,又怎么能指望他做出什么成绩?
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取决于你的职业规划。
在“四大”有个“一三五”现象。顾名思义,1年、3年、5年,都是一个分界点。1年后,很多人还是无法适应“四大”的节奏,因而匆匆逃离。撑到了3年,往往有了一定的经验,再重返校园继续深造,寻找更加的平台。混到了5年,基本上就是那群眼看升经理,却迟迟拿不下注会,为了避免陷入尴尬的处境,因而有先见之明,主动逃离现场。
因此,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职业规划。
很多人说,近两年来,“四大”开始扩招,按着“物以稀为贵”的理论,是不是意味着含金量下降了?可实则,扩招并不影响在四大工作经验的含金量,在“四大”中的发展如何,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心态和付出的努力多少。
因此,不要再说“拿四大保底”这种话,讲真,你可能连网申这一环节都过不去。
▎本文作者Candy,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