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笑我:政府职能错位——财政补贴上市公司发布了,这篇文章,珍惜高顿网校小编的辛勤劳作。
  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已经按照规定程序完成了201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的披露。新华社昨天(9月21日)播发的一篇报道说,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0.13%。在我国经济增速减退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业绩,似乎证明其确实具有超过一般企业的禀赋,值得投资者放心投资。但是,半年报中披露的另一个数据却让人乐观不起来,据统计,上半年中竟然有2235家上市公司收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占比高达88.1%。合计补贴金额高达322.63亿元,较上年同期超过1/3。
  资本市场的一个好处就是财务信息透明化,而且这种透明是由证监部门规定的信息披露程序来给予保证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都必须向市场交代清楚。因此,政府对上市公司实施的财政补贴也一览无遗地让公众看个明白了。尽管政府财政资金的运用已经由预算法进行规范,并且也要求向社会公开,但政府在这方面的公开目前还没有具体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通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众看到了政府财政资金在对企业的补贴上还缺少严格的规范,而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则表明了政府职能的错位。
  政府要不要给企业提供财政补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一些从事公共事业、公益性事业服务的企业,其产品定价不能完全按市场化的路径,而是由政府来确定让所有民众能够承受的较低价格。如果政府对这类企业不提供补贴,它们就会出现严重亏损,难以持续经营。另外,一些企业投入新产品研发,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失败了其投入很难收回,成功了也由于研发成本的计入而使产品价格高昂,难以推广到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支持市场创新,也有必要对这类企业实施一定的补贴。从这两点来看,政府的财政补贴一方面是通过这一途径向民众提供公用事业、公益性事业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一途径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导市场消费方向。
  但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年年对上市公司投入巨额的财政补贴,却并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效果。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央企,年年都可获得以百亿元计的巨额补贴,其理由是“两桶油”承担了政府所要求的油价控制任务。但实际上,我国的油价虽然由政府来确定,但政府的定价机制却是参照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来确定,“两桶油”每一年都能获得巨额利润,并没有因为政府下达的控制油价的任务而出现亏损。因此,对“两桶油”的补贴基本上是多余的,它成了“两桶油”高福利的添加剂。
  再比如,上市公司TCL以研发新产品为理由年年向广东省政府申报财政补贴,每年都可获得数亿元补贴,2013年甚至猛增到22亿元。但是,TCL实际上是一家主营利润严重亏损公司,其从事新产品开发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这家公司应该已经进入退市行列。政府的财政补贴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挽救公司退市,而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中并非只有TCL一家。
  上市公司已经是市场化的企业,它的资金通过股票发行筹集,上市以后也可以通过增发新股、配股等再融资手段筹资。在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以后,如果政府继续向其提供补贴,只能说明这些企业并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它们的上市公司身份是值得怀疑的。高达八九成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政府补贴,它所反映的问题是A股市场上大量企业徒有上市公司的招牌,却未能建立起真正市场化的机制,以至仍然需要政府出手扶持。些连续亏损面临退市威胁的公司,在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后,利用会计手段改变连续亏损的纪录而逃过退市,最终还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政府热衷于向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使A股市场的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市场的投资质量也因此难以提高。这个问题之所以形成,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在股市上的反映。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也只能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斩断政府“乱摸市场的手”,将错位的职能重新归位。特别是对一些承担了公用事业、公益性事业服务的上市公司,政府虽然有理由提供补贴,也必须加强监管,不能让补贴演变成为这些企业的高福利。
  来源:北京青年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