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企一直走在不断改革的康庄大道上。从“放权让利”、“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再到股份制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会给国企带来不同的崭新面貌。
  目前,国企改革之风刮的正猛烈,在势不可挡的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大潮势头之下,必然要触动到某些利益方的奶酪。到底谁将会成为这次国企改革中的“牺牲品”呢?
  国企改革“靴子”落地
  拖了那么久,国企改革方案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一方面,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相对较为缓慢。我们来看组数据,2013年中国经济的增速达到7.7%,2014年的经济增速达到了7.4%,而由于受到诸多下行的压力,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7%,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最低的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一些国企在关键行业的垄断造成了一些不满的声音。例如银行、铁路、石油行业等等。由于这些行业垄断程度较高,因此行业竞争力小,造成产品价格过高。另外一方面,高度垄断的地位使得民营资本很难进入这些产业,还有就算是好不容易进入也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很难存活下来。
  其实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行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发展道路,这同时也是本次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
  大量研究表示,很多国企存在“高消耗、低产出”的现象,且产出效率有时还比不上一些民企。此外,近年来,国企央企腐败事件屡屡发生,暴漏出国企在监管上的漏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主体经济的国有企业,势必要提高产出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力度,使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得到控制。
  因此,无论从上述哪方面来看,都亟待这只“靴子”落地。
  清退重组,国企改革要动真刀子了?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5特点可以说是一场“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的改革”。未来的一部分国企将被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两大类。从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中来看,这次国企改革的重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国企改革要“做强做优做大”,其中“做强”为国企改革突出重点。
  ·或清退重组部分国企,在这次国企改革中,会清退一批企业、重组一批企业以及创新发展一批企业。像一些高消耗、污染程度高的产业或许会被清退,而为了做强国有企业,重组也是势在必然的。
  ·企业和政府剥离,建立更市场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这次国企改革重点可以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加大民营资本的股比。将一部分企业进行民营化的改革。当然从这次国企改革可以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优胜劣汰”改革,强者越强,而弱者以没有能发展的空间。
  当然我们从*9批国企改革试点公司分类中也能看出国企改革的不同路径,这四个试点分别为: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董事会行使人员选聘等管理职权试点以及派驻纪检组试点。
  探路者和“牺牲品”
  其实每一次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这次国企改革的一抹亮色就是首先推出了一批试点,这些试点可谓是国企改革的探路者。2014年7月,6家央企入选了首批国企改革试点。探路者扮演着混合所有制试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等角色。其中一些探路者在被选为试点后股票大涨,例如中粮集团。由此看来,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意味着要被淹死,走的好,成功上岸也是有可能的。
  有人曾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自然这次改革也不是。为了完成国企改革的重大目标,这期间必然会触动一些利益方的奶酪。那么这次国企改革到底动了谁的奶酪?谁又将成为这次国企改革的“牺牲品”呢?
  高度垄断性行业
  从宏观经济格局和行业发展走势来看,一些行业去垄断化是势在必行的。因此这些目前存在高垄断性的行业的利益会受到影响。例如之前颁布的《关于规范非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民间资本可投资国家铁路建设,以此提高中国铁路建设的效率。民间资本进入国营企业,或可能打破行业垄断,从而影响到由于垄断而带来的利益。这些高垄断性的行业包括前文中提到的铁路、石油等等行业。
  但是利益受损方其实应该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次改革,因为牺牲的可能只是眼前的利润,或者说这种牺牲只是短暂性的。可以说,民营资本的注入可谓是给这些先前垄断性过高的行业注入了一团活水,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从而使整个行业发展更健康,也更长远。
  地方性的国企
  在这次国企改革中,地方性国企也是难逃被改革的命运。
  据相关数据显示,地方性的国企占据国企总量的70%。而在收入上,相比央企占据了60%的收入,地方国企仅占了总收入的40%。自2013年以来,地方国企的效益就在不间断的下降。因此在这次国企改革的大潮中,这些效益较差的地方国企势必成为被清退或者重组的重点目标。因此可以说是这次国企改革下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为了加大产业整体的效益和产出,除了要清退和重组一些低效益的国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另外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国企势必也会成为被改革的目标。
  重组并购国企高管和职工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国企改革也会影响到国企一些高管以及职工的利益。首先,每一次改革的落地都会实实在在给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就像是七八十年代的改革中那些下岗的职工们。
  上文中我们也说到一些收益较差的地方性国企或被清退或重组,那么这些企业的职工也无形中成为了这次国企改革的“牺牲品”。当然此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被清退的央企的职工。
  其次,一些国企高管也可能成为这次改革的“牺牲品”。一方面面临着权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则是面临着所得收入的降低。
  从推出的国企改革试点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国企将由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业绩考核等管理职权,这便意味着目前一些国企高管权力的流失。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国企高管存在“两头占”的局面,说是官员,却拿着企业家的薪水,说是企业家,但同时也享受着相应级别的福利。在这次的国企薪酬改革中将会打破这种利益格局,对分配制度进行重构。
  改革虽不像革命那样要流血送命,但是也要“动真刀子,敢啃并且要啃下那些硬骨头”。为了完成改革目标,真正激活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有些牺牲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该牺牲的,什么是不该牺牲的。”
    ▎本文作者张宇,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