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购房成本有望降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报告称,住房政策应转向适度强调住房民生导向,建议出台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降低购房还款负担。
根据业内测算,如若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将每个月的房贷利息作为税前扣除项,那么购房交易成本一般会减少15%至45%。目前在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平均占据了70%左右的比例,而且随着一线城市房价快速攀升,这些地方的许多家庭将为归还房屋按揭贷款背负更重压力。显然,购房者大都会因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税政策而“减压”,日常可支配收入增加、坊间消费能力得到提振、生活品质由此提高。当然,对每位居民而言,具体房贷利息支出节省的幅度会因贷款规模、工资水平而有所差异,实施的结果可能更有利于高收入、多贷款群体,因此难免引发公平争议。与此同时,一次性付款购房者、无经济实力购房者以及工资收入低不交个税者,则无法受到这项政策的惠及。此外,这一关乎个税的优惠政策在操作中还将会遇到各种现实问题。诸如,代扣代缴个税的就职单位与房贷利息收取的银行之间如何进行数据对接、家庭多人共同贷款后如何合理抵扣个税、利息抵扣是否应设置金额上限、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税金额应如何做出动态调整等等,都需要在政策落地前做好缜密设计,否则会导致执行效率下降,无法完整兑现政策初衷。
但无论如何,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税政策将有助于楼市释放需求、消化库存,为当前整体低迷的房地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而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多有依赖、房地产仍是经济重要支柱的语境下,楼市去库存已成为当前缓解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重要着眼点,是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32万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180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房地产投资热情受挫,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投资单月同比已连续3个月下跌,以至于地方GDP等经济指标表现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前,各级政府部门已经针对性地祭出多项举措,期望通过调整公积金政策、降低商贷首付比例、松绑限购令等激活楼市交投、稳定房价。然而从实践观察,目前除了一线城市楼市表现出回暖迹象之外,多数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供过于求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已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列入“四个歼灭战”范畴之中,体现出决策层对楼市高库存积弊的重视。而外媒近期也有报道称,我国将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还研究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
事实上,楼市去库存的核心抓手就在于源源不断地培育商品房新增购买力。对此,无论是考虑以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税、还是为进城农民给与购房补贴和减税,皆是为了促动潜在购买者付诸行动。需要指出的是,国人一直崇尚“居者有其屋”观念,一旦确定要在某处落地生根大都会穷尽所有购房置业。可见,相形房价与补贴等外在条件,城市归属感才是新增购房者判断在何处置业的决定性因素。这其中,城市公平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广阔的劳动力成长空间、适宜的生活环境等均会受到新增购房者重点关注。以此而论,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本区域城镇化战略、产业转型升级、财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需要地方政府从综合的角度加以根本性推动。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三四线城市表现出的商品房高库存现象,与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卖地收入、前期过度鼓励楼市投资有关,未来只有尽快改革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合理供地、为地方财政开辟新的收入源泉,才可能有效控制行政力量对房地产业的过度干预,让这一产业回归市场常态,最终实现房地产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